近年世界各地的欺凌問題漸趨嚴重,特別是校園欺凌,不同程度的欺凌事件發生在香港的中、小學裏。欺凌,是一種以大欺小或以多欺寡的重複侵略行為。除了用武力傷害別人外,有時是用說話欺負別人,例如嘲笑或改花名,亦可以是間接侵犯別人,例如亂發謠言或排擠別人;互聯網更成了催化劑,令受害者不幸地受到更大的傷害。
有見及此,朋輩調解便成為其中一種解決方案。所謂「朋輩調解」(Peer Mediation),是指透過朋輩友群去協助處理衝突和糾紛。朋輩調解自八十年代已廣泛地在歐洲、英國、加拿大、澳洲及紐西蘭等地方推行,由於他們社區龐大,因而造就了需求,令朋輩調解漸漸普及起來,亦推廣至校園。由此可見,調解能夠發揮在特定的範疇,實踐以和平理智的方法處理衝突。
若談到調解發展,有一個元素是不可或缺,便是「人」這個元素,它代表多方面,包括調解員的培訓,如何做到薪火相傳,朋輩調解便可以擔當這個角色。常言道「萬丈高樓從地起」,用此去形容朋輩調解是最好不過!透過學習及參與朋輩調解的培訓,令他們自小擔任解決糾紛的中間人,不偏不倚地協助處理同學之間的爭議。
可惜,香港多年來推廣朋輩調解的成效只是一般,總欠缺一個完善及全面的方案,可謂各師各法。筆者建議,若想成效彰顯,應由一些非政府組織,甚至是國際性非政府組織主導,並邀請各大調解專業團體支持。要令本地調解得到長遠發展,必定需要一個行之有效的承傳制度,做到薪火相傳才能持續發光發亮。近年不斷持續湧現的社會、民生及政治議題,令不少青年人走向極端,若然能夠透過調解,化解一部分問題及戾氣,不失為一個好的嘗試。
撰文:梁偉峰
擁有工商管理博士及三個碩士學位,從事資訊科技超過三十年,現為香港理工大學專業進修學院講師及課程總監、香港零售科技商會副會長、香港互聯網論壇副會長、亞洲域名爭議解決中心專家名冊成員、香港調解資歷評審協會認可綜合調解員、英國特許仲裁學會(東亞分會)委員、學術及職業資歷評審局學科專家、香港、新加坡及英國電腦學會資深會員、英國特許市務學會資深會員、國際扶輪3450區中環海濱扶輪社創社社長。
電郵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