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企業正面對「人才荒」,政府積極培養和留住本地人才,同時進取招攬人才,星島新聞集團及旗下招聘平台《JobMarket》與勞工及福利局合作,於11月15日在香港中文大學(深圳)舉行「內地名校香港『高才通』招聘巡禮」廣東站,帶着至少一千個優質職位到內地進行招聘,涉及金融、地產、商業服務等不同企業。我們訪問了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副校長朱世平教授,暢談對於「高才通」的吸才之道。
廣東省2025屆普通高校畢業生供需見面會活動「深港融合人才交流專場」,將於11月15日在香港中文大學(深圳)舉辦。星島新聞集團與香港特區政府勞工及福利局合作,亦參與此活動舉行「內地名校香港『高才通』招聘巡禮」廣東站,引進四十多家香港優質企業、提供超過一千個職位空缺,積極推動深港人才交流。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副校長朱世平教授接受訪問時表示,「深港融合人才交流專場」已成為連接內地與香港人才交流的平台,有力地推動了兩地的人才交流。
「在港的同事和朋友,常稱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為中大深圳,在內地,大家習慣叫港中深。港中大港中深,中華文化博大精深,一個品牌,兩個校園。」
人才是水 大學是海綿
港中大(深圳)已經連續第五年承辦相關活動,深港融合人才交流專場已成為連接內地與香港人才交流的平台,有力推動了粵港澳大灣區人才交流。對此,朱教授表示,非常支持「深港融合人才交流專場」在港中大(深圳)落地,已經有許多港中大(深圳)的畢業生到香港就業,相信未來會越來越多。港中大(深圳)非常願意為內地與香港的人才交流做貢獻、為大灣區和國家的發展做貢獻,相信「深港融合人才交流專場」會越辦越好。
朱教授表示,香港現在需要引進人才,引進人才最好的辦法是教育。「香港雖小,但擁有這麼多的好大學,這是全世界很少有的。一定要利用好香港的教育資源優勢,如果說人才是水,那麼大學就是海綿,香港這麼多好大學,能夠把人才吸引過來。一個人在甚麼地方讀書,他對那個地方就會有特別深的感情,特別是在大學本科的四年。四年的生活會讓人熟悉一個地方,很容易融入社會,會產生感情,這是非常重要的,這也是為甚麼教育能和人才引進聯繫在一起。」
留學香港 引進人才
對於打造「留學香港」品牌,促進香港引進人才,港中大(深圳)發揮着獨特的作用。朱教授表示,港中大(深圳)與港中大「一個品牌,兩個校園」,有着香港教育的基因,兩個校園的學術是一致。「我們常說香港『面向世界,背靠大陸』,港中大(深圳)作為一所地處大灣區的大學,剛好承擔了橋樑作用。港中大(深圳)每年都有畢業生到香港去工作,而且港中大(深圳)的國際化程度非常高,有三分之二的本科學生在校期間有境外學習學分經歷,八成的畢業生會去到世界各地的名校繼續深造,他們學成之後,仍然會回到大灣區,回到香港創業、工作。所以說,港中大(深圳)對於大灣區、對於香港的人才交流和引進起到了橋樑的作用。」
朱教授又謂,港中大(深圳)是一所香港的大學,帶着香港教育的基因,一個重要的特徵就是「書院」。「『書院』這個概念非常重要,我對書院的定義是『大家庭、小社會』。書院就是個家,畢業之後無論你走多遠,回到書院就像是回到了家,兄弟姐妹都在。學生在書院裏一起生活、一起學習、共同分擔、共同進步。來自世界各地的學生一起生活在書院裏,緊密接觸,互相了解文化背景,所以書院能夠培養出多才多藝、見多識廣的學生。這樣的學生思維開放、認知國際化,走向社會之後的適應能力會更強。
港中大(深圳)對於教育有追求,而且下了很大的工夫。朱教授介紹,目前港中大(深圳)的書院跟香港中文大學的書院都結成了姊妹書院,雙方的往來很多,會共同舉辦諸如中秋晚會這樣的各類活動,進一步拉進了同學之間的距離。兩個校園的學院之間在教學上也努力推行的「雙主修2+2」專案,加強了學術交流交換,關係非常緊密,如同「一家人,親兄弟」。
「港中大(深圳)已經跨過了十周年,未來在國際化建設方便邁上新征途,吸引更多的國際青少年來中國學習,來大灣區學習,推動中外交流,推動中外教育交流與合作。港中大(深圳)的定位就是一所國際化的大學。目前在校的本科生中,國際生比例大概是10%左右,五、六百個學生,來自全球三十多個國家。未來國際生的比例還將增加,達到15%左右,港中大(深圳)對於國際生持完全開放的態度。國際生對校園的這個國際化的環境很重要,很多東西都需要潛移默化。」朱教授強調,國際化不僅僅是語言的國際化,更是人文氣質文化的國際化交流,要培養相互之間對不同文化的尊重和理解,這樣才能使得國際合作變得更加容易。
上月19日,星島新聞集團舉辦了首屆香港高等教育博覽會,港中大(深圳)作為參會院校之一給予了大力支持。對此,朱教授表示樂見其成,香港高等教育博覽會無論是對於學校、對於香港,還是對於大灣區,對國家而言都是件好事,應該大力支持。朱教授還表示,作為《星島日報》的忠實讀者,希望星島新聞集團繼續發揮自己的影響力,不僅向內地學子推介香港優質的教育資源,也要把港中大(深圳)這樣的學校推介給更多的香港學子,推動兩地教育交流。
Posted on 12 Nov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