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兩期提及「世界防止自殺日」,並講解了自殺成因、預防自殺自救方法、如何及早識別自殺先兆,以及臨床心理學家專業評估自殺風險和危機處理,今期會講解親友如何協助自殺危機處理。
遇到個案表達他們想了結生命的念頭,作為危機處理的其中一步,臨床心理學家會盡量在取得當事人同意及知會當事人後,通知當事人的親友關於當事人的自殺風險,並教育親友如何協助當事人作自殺危機處理及預防。當親友得悉此壞消息時,往往都有以下反應:
1.震驚並否認,堅稱平常觀察當事人也不察覺有甚麼情緒問題;
2.恐懼及無助,不知道如何處理當事人情緒,同時害怕當事人會自殺;
3.憤怒並責備當事人,以他們的角度去教訓當事人不懂珍惜生命等。
而以上種種反應,不但對於當事人自殺的風險無補於事,更可能刺激或推動當事人走上自殺的一步。因此,臨床心理學家經常需要介入並教育親友如何與有自殺風險人士相處,並協助及早察覺和支援,以預防自殺。
協助處理自殺危機的方法
1.開放討論及聆聽想法:很多有自殺風險者都一直將負面感受潛藏內心直至情緒崩潰,懼怕讓親友知道自己的自殺念頭。親友雖然留意到當事人有自殺風險卻往往避而不談,並逃避有關自殺的新聞。與其逃避這個話題,親友不如藉此跟當事人溝通,了解他們的想法,並引導他們思考其他解決方法和出路。
2.避免刺激有自殺風險者:有自殺風險者情緒容易激動,親友應盡量不要刺激他們的情緒,言談間不要責罵、恥笑他們的情緒問題或自殺念頭。
3.陪伴有自殺風險者尋求專業協助:有自殺風險者會害怕求助時會被別人當作嚴重精神病處理或被關進醫院,以致他們不敢尋求專業協助。親友可以表達理解當事人的情緒,但同時不希望對方傷害自己,並陪伴當事人尋求專業心理治療。
4.預防自殺機會:親友應注意有自殺風險者的家居環境,如窗戶須加裝窗花及鎖上,收起利器、在家中貼上一些防止自殺求助熱線資料等,並多安排親友時刻陪伴及多關心對方,以防萬一。
5.建立支援網絡:如果有自殺風險者是學童,家人可主動與學校聯絡,通知老師學童的情緒問題及風險,臨床心理學家、學校社工、老師與家長亦會共同商討預防學童自殺的措施及機制,以密切觀察及支援有自殺風險的學童。如果有自殺風險者是成人,臨床心理學家亦會跟當事人商討可以聯繫的支援網,例如其親友、公司的人事部等,並按當事人情況建議預防自殺及工作調適的措施。
在自殺危機處理,不論當事人、他們的親友、臨床心理學家及醫生,都需要緊密溝通和合作,以協助有自殺風險者克服本身的情緒問題,並預防自殺悲劇。 如察覺身邊人士有情緒困擾,應表達關心及支持,並盡快建議及陪伴當事人向專業人士尋求心理服務,因為在有自殺風險時才介入,已經太遲。
撰文:趙思雅 註冊臨床心理學家
現任思健心理諮詢中心總監,香港心理學會註冊臨床心理學家、香港心理學會副院士、香港心理學會臨床心理學組會員及香港臨床心理學家協會前榮譽秘書。
Posted on 20 Sep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