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衝擊實體經濟,政府早在去年5月推出遙距營商計畫(D-Biz),資助各行業數碼轉型。惟申請審批需時及獲批金額低的情況,未有於計畫經優化後改善,目前只有四千八百多家企業獲發首期撥款,佔獲批企業的不足兩成。多名獲批的申請者反映,至今連合約也未簽署,導致項目遲遲無法啟動。一批曾經視計畫為及時雨的公司,紛紛放棄申請,寧願自資以盡早轉型。本以為計畫帶來龐大商機,更大灑金錢宣傳的IT業界,慨歎資助遲遲未批,變相凍結市場購買力,批評政府好心做壞事。
疫情爆發初期,由創新科技署推出的遙距營商計畫,一度成為各行業有望數碼轉型的曙光,其後計畫經優化後,總資助額由最初五億元增至十五億元。雖然銀碼不斷提高,但計畫的申請審批程序、獲批金額偏低,一直為人詬病。
數月前獲批至今未簽約
去年8月,創科署推出優化措施,包括接受企業提交第二次申請、訂閱制資助期由半年延長至十二個月等,惟業界反映審批情況仍未改善。網絡保安公司Fortinet港、澳、蒙古地區渠道總監高德泰表示,有逾四十家公司期望通過計畫資助,購買其遙距辦公室的網絡安全產品,但至今僅數家公司獲告之申請獲批,「本身申請八萬,最終只批兩萬。」
計畫經優化後,網上營銷供應商陳先生認為,申請條件雖變得更清晰,業界大致摸索到哪種項目較易獲批,但大部分申請者只獲批一成金額,其拍檔獲批資助近九萬元,已被業內人士視作罕見。除了協助客戶申請,他自己亦有申請計畫,惟數月前獲批後仍未被安排簽約,「一日未簽約、未有錢落袋,都不能啟動項目。」另一網上營銷供應商林先生則指,據其了解,目前生產力促進局的簽約進度,只是處理至七月遞交的申請,其後的申請者即使得悉資助獲批,仍未能啟動項目。
根據計畫秘書處資料,截至去年12月11日,秘書處已完成準備約七千五百份資助協議,當中近五千九百份已經簽署,其中只有四千八百多家企業獲發首期撥款,暫時未有企業獲發終期撥款。
疫情回穩WFH方案仍未批
就供應商劃一定價的項目,IT業界發現,不同公司申請同一項目的獲批金額卻不一。香港創科發展協會主席陳迪源指出,傳統電腦系統主要按用戶總人數訂閱,即可按公司人數而計算訂閱開支,但會計、人力資源相關的新軟件或系統,本身已劃分用戶人數上限,「以會計系統為例,其系統專為會計人員而設,訂閱費用應根據會計用戶作為計算,而非以公司總人數為基數。」
遙距營商計畫原意是資助企業採用資訊科技方案,在疫情期間繼續營運和提供服務,但不少急需轉型的公司擔心無了期等待,取捨後決定放棄申請。陳先生知悉,不少曾入紙申請計畫的公司,因等候時間太長,寧願自行出資作遙距營商,最終放棄申請,「疫情下急於轉型的業界,根本無可能等到計畫資助再開展工作。」林先生亦指,有零售商原本寄望以網上平台,爭取中秋國慶長假生意,現在期望落空,按目前的審批情況,連聖誕及新年檔期亦難以趕及,「網上平台要時間做宣傳才會有客戶使用,如果等政府資助,企業今年也不用做網購生意。」
等批者眾 凍結市場購買力
高德泰指,公司在去年4月得悉計畫後,原以為有龐大商機,更構思不同的套餐方案,包括針對在家工作的網絡安全方案,至今仍未派用場,「有不少原本想申請計畫的客人都已經放棄,留下來的都是抱住有資助就申請,不成功就算數的心態。」
前資訊科技界立法會議員莫乃光亦表示,遙距營商計畫與起初聲稱的「審批快、撥款快」的說法相距甚遠,原以為計畫可協助受疫情影響而生意大減的業界,誰不知好心做壞事,「本身的購買力已經有限,計畫推出後,所有公司都想等資助到手才買IT產品,但資金未批,結果政策將市場僅有的購買力都凍結。」
業內人士反映難以了解審批準則,不敢再貿然協助其他公司申請,莫乃光卻留意到,有大公司在計畫截止死綫前增加宣傳,呼籲企業申請計畫,「即是大公司摸熟了申請方法,中小企卻一頭霧水,結果計畫幫不到疫情下最困難的中小企。」陳先生認同,大部分獲批的訂閱項目均由大型供應商提供,一些為客戶度身定造的網上營銷方案,卻遲遲未批。
局方允電腦比對獲批申請
計畫截止前一周,秘書處收到近一萬宗申請,總共收到三萬八千五百七十二宗申請,目前已處理的申請逾二萬八千宗,當中逾二萬五千宗獲批,涉及約十四億元,平均每宗資助約六萬;二千一百多宗申請被拒,另有三千四百多家企業在申請獲批後,沒有接受申請結果或未在限期前提交所需文件,被視為放棄參與計畫。據了解,當局為加快審批進度,過去數月已增聘一百人處理申請,審批人數由原來四十人增至一百四十人。
因應大批申請個案出現審批阻滯,香港創科發展協會曾多次與當局交涉,促請局方改善審批程序。該會主席陳迪源指出,經過一輪磋商,生產力局於計畫截止前,答應將會彈性處理對批核結果有異議的申請,並將接納業界建議,就獲批金額不一的情況,先利用電腦系統比對項目供應商已獲批的申請,確保項目審批金額一致。
就此,秘書處回覆指,為集中資源處理收到的大量申請,以在短時間內協助最多的企業,計畫不設上訴機制。一般而言,企業所獲的資助額都是在合理市價範圍內。就同一個方案而言,獲批金額可能因應企業提交的項目內容及涉及員工人數而有所不同,不能一概而論。
虛擬合同取代面談 縮短簽約時間
遙距營商計畫積壓大量申請,為加快審批進度,有業界建議當局採用虛擬合同,縮短面談簽約的時間。
計畫規定,申請項目必須於資助申請獲批後,以及與秘書處簽訂資助協議後方可開展。協助客戶申請網上營商方案的陳先生知悉,去年10月中開始有客戶收到通知可以虛擬合同形式,取代原有的會面簽約。惟IT方案供應商陳小姐指出,即使通過視像軟件進行簽約,所需時間與上門簽約分別不大,「只是節省了申請者前往面見簽約的交通時間。」
香港創科發展協會主席陳迪源指出,已向局方提出建議,以視像影片講述簽約會面的協議內容,縮短實際會面所需時間,「讓申請者在簽約當日,可先觀看相關影片。」他表示,生產力局早前已接納意見,製作影片講解計畫的資助協議注意事項。計畫秘書處回覆指,已容許申請人以視像會議形式簽署資助協議,其後將協議簽署頁郵寄至秘書處。至今有近二千四百家企業已預約視像簽訂資助協議。
Posted on 19 Jan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