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ck

Career News - 香港

旅業跌低谷 劉鎮漢:好痛心

(星島日報報道) 本港旅遊業過去十多年曾經歷多番起跌,最後都由谷底反彈重拾升勢。過去三個月,本港因反修例風波觸發連場衝突,八月中的訪港旅客按年跌近一半,即將在本月底離任的香港旅發局總幹事劉鎮漢直言,近三十個國家或地區對本港提升旅遊警示,是前所未見,而且快閃衝擊行動令旅客無所適從,以致本港多年來建立的安全城市、好客之都形象大受影響,亦是〇三年沙士後最大客量跌幅。不過他坦言,本港多元化旅遊特色仍是旅客首選旅遊目的地,希望社會盡快回復正常,屆時旅發局會同業界重啟宣傳推廣,重拾旅客訪港信心。

〇七年加入旅發局,至今十二個年頭,劉鎮漢經歷〇九年豬流感、二〇一〇年惡導遊阿珍強逼購物等零負團費爆煲、二〇一五年反水貨客踢篋事件。到今年六月《逃犯條例》反修例引發示威衝突,至今近三個月仍未平息,劉鎮漢接受本報專訪時坦言,今次旅遊業受到政治因素影響,有別於以往中港矛盾令內地客下跌,而是全球旅客都對本港卻步。

他說,〇三年本港爆發沙士疫情,訪港客量按年急跌六成多,如今反修例亦令今年八月中訪港客量按年跌一半。他說,今年初預計全年客量按年微升百分之一點九,如今跌勢難免。

他認為今次打擊較以往嚴重,連場示威衝突,警察出動催淚彈,連月登上國際頭條新聞,難免令旅客卻步,「將心比己,作為旅客,不用旅遊警示告訴他們不安全,這些場面已告知他們不安全啦!在港鐵的不合作運動只是帶來不方便,但如今是但一個地方,每個周末甚至平日晚上都有衝突。」

他說,今次比二〇一四年佔中的影響更甚,衝突未見平息,反而更見激烈,作為遊客不來香港亦無可厚非,但三十多個國家或地區對本港提升旅遊警示確是前所未見,而本港一直以安全城市為旅遊業賣點之一,「本港旅遊業的聲譽、安全城市的美譽,不是一朝一夕建成的。」

對於旅遊業再跌入低谷,劉鎮漢坦言感到痛心,他說二〇一五年踢篋事件後,亦要一至兩年時間重拾內地客來港意欲;今次機場集會影響旅客,以及各區衝突場面,「時間拖得愈耐,要更長時間重拾旅客信心。」

他又指,不止旅客下跌,港人亦減少外出消費用膳,而旅遊業從業員有二十多萬人,加上零售、餐飲等行業有多達八十萬人,生意下跌令生計受影響,「我聽到不少業界老闆都說會撐住,暫時酒店已放無薪假,希望保住員工飯碗。」不過情況若再惡化,亦擔心會有裁員失業。

臨別秋波,劉鎮漢對香港仍是首選旅遊目的地好有信心,「本港旅遊業根基深厚,香港仍是好好玩的地方,旅客只是暫時不來,希望衝突可以快些停止。」劉直言,本港多年來不時有遊行示威,每年訪港客量都有增長,「只要和平爭取訴求,沒有暴力行為,旅客信心就會回復。」

劉鎮漢說,已同政府及業界有共識,只待社會平靜下來,就會同業界到海外重新推廣,過後會同航空及酒店等業界重推優惠吸客,向外界宣傳好客之都,「我們不能自亂陣腳,如今只是遇到短暫挫折,我對香港旅遊業好有信心。」



Posted on 27 Aug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