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越來越多人飼養貓隻,除了因為牠們外表可愛,更多人欣賞的是貓獨特的個性與智慧。其實,貓的行為和特質,對我們在職場上的處事方式也有不少啟發。
最近我家中再次寄養了一隻朋友的貓。去年牠第一次來到時,經常躲藏,對新環境和我們都充滿警覺。我們唯有給牠多點空間,慢慢觀察牠的反應。今年再度來訪,牠仍然有點害怕,會躲在沙發底或角落觀察四周,跟我們保持一定的距離。數天後,牠漸漸放下戒心,開始主動走出來,甚至會輕輕蹭我們的手腳,表現出信任和親暱。這個轉變讓我深刻體會到貓的適應力和觀察力。牠記得上次的經歷,明白我們不會傷害牠,所以今次能更快地融入新環境。
貓的智慧其實早已被科學家證實。牠們腦內有超過二億個神經元,腦部結構與人類相似度高達九成。貓不但懂得記憶和學習,還擅長觀察人類的行為,甚至會模仿。
貓的這種觀察力和適應力,其實與年輕人初入職場時的處境十分相似。初到新公司,難免感到陌生和不安,有些人會選擇積極表現自己,有些則會先觀察和適應環境。貓的行為提醒我們,適應並不代表失去自我,而是懂得根據環境調整步伐,逐步建立信任和關係。當我們了解身邊同事和上司的相處模式,熟悉公司文化後,工作自然會順利得多。此外,貓的自主性同樣值得學習。牠們不會只顧盲目討好別人,也不會因為環境改變而迷失自己。在職場上,年輕人若能保持自主和自信,敢於表達意見,同時不失禮貌和分寸,反而更容易獲得尊重。不過,過於獨立或忽略他人感受,有時亦會被認為難以合作。因此,最理想的狀態,是懂得觀察和適時表現自己,同時保持本色。
最後,貓懂得享受生活。牠們會選擇最舒適的地方休息,餓了就會主動尋求關注,不開心時會選擇避開。職場壓力大時,懂得適時放鬆和照顧自己其實同樣重要。貓用牠們的智慧和觀察力,教會我們如何在新環境中生存,同時保持自己的獨特性。
你又認為自己有多少「貓性格」?下次遇到困難時,不妨試試以貓的角度去觀察和適應,也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撰文:翁慧雯(Elsie Yung)
擁有超過二十年的人力資源管理經驗,曾於多家跨國企業擔任人力資源管理工作。她堅信東方哲學,特別是道家老子的教導,對個人和職場生活都有深刻的啟示。懷着幫助他人的初衷,她於2020年離開企業崗位,創立了自己的顧問公司。作為「企業醫生」,Elsie為各種中小企業診斷並提供方案以解決人事管理上的問題。在青年教育方面,Elsie深知職業準備的重要性。她致力於在本地及海外大學提供職業指導,通過互動教學,豐富學生的就業前準備。此外,Elsie對回饋社會充滿熱情,於2024-25年度擔任香港扶輪社第94屆社長,並繼續推動社區服務,為青年創造更多學習和成長的機會。
電郵地址:[email protected]
Posted on 25 Jul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