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ck

專題文章

零售食肆佔最多貨倉臨近飽和 追租封鋪拍賣激增 夜冷店貨源不絕

本港經濟下行,不少店鋪無力支付貴租相繼結業,亦因欠租而掀起一輪「封鋪拍賣潮」。有拍賣行直言,5月循法院拍賣店鋪商品及設備的個案翻倍,當中以零售、食肆的比例佔最多,相信類似情況於未來陸續有來。中高價零售商品割價轉手不難,惟餐飲業的設備未必值錢,業界相信業主不到最壞情況,未必會花錢循法律途徑追討欠租。店鋪及寫字樓急於出清,專收二手傢俬的夜冷鋪雖貨源不絕,散貨卻更加困難,行內人改為收購高質素傢俬,好讓配對轉售。

 

經法庭拍賣的商鋪物品,加上夜冷店的貨架,某程度可折射出香港當下的社會縮影。過去一段長時間,本港多個行業受社會動盪和疫症影響,生意嚴重受挫,除了導致店鋪結業,欠租個案也令法庭接獲的追租收鋪申請及相關資產拍賣激增,「封鋪拍賣潮」已掀起序幕,業界更預告陸續有來。

 

每月三四十宗拍賣

個案 翻開報章廣告,近日不時發現拍賣行登報通知將為拖欠租金的店鋪出售資產套現,以償還欠租。協聯估值及拍賣行專營法庭封租拍賣,其負責人尹志強坦言,業主申請封鋪解決租戶欠租問題並非新鮮事,以往每月最多只有為數約十宗,惟5月卻有三、四十宗拍賣個案,涵蓋嬰兒用品店、投資公司、眼鏡店及餐廳等,需處理的拍賣以倍數急升,「很多店鋪生意出問題,欠租而被告上法庭的公司不限行業,當中以零售及餐飲業的比例較多。」

 

尹志強指,正常情況下從業主申請封鋪、點貨估值到法庭拍賣,至少為期兩個月,但法庭早前因疫症的緣故停擺,故5月的拍賣個案可追溯到1、2月,甚至更早已出現周轉問題,「3至4月市道更差,相信今年的拍賣個案只會愈來愈多,我們也預備了更多人手處理相關工作。」他續說,慣常夜冷公司是封租拍賣的常客,及後他們會於其店內放售投得的物品,但近期除了夜冷店,亦見新面孔於拍賣會出現,不排除有人趁機「尋寶」。

 

低價入中高檔貨賺一筆

零售、商業及成衣業總工會總幹事張麗霞表示,零售店有門市,可於結業前自行散貨,慣常租戶會先自行割價求售,以對沖該店所拖欠的租金。她相信,大品牌「爛船有三斤釘」,未必會走上法庭拍賣的下場,低價商品則不是值錢的拍賣品,但中高檔貨品會較大機會被申封租再拍賣,如家品、精品及飾物或是最有危機的一些店鋪,「這類貴但不保值商品在市道欠佳時首當其衝,較難有足夠客源,若夜冷行眼光夠好,以超值價買入,再以低價出售或可賺得不錯的利潤。」

 

同屬重災區的餐飲業,香港餐飲聯業協會會長黃家和認為,業主盡可能都不想循法律途徑處理欠租問題,「食肆找人頂手轉讓可以很快重開,而走法律程序不止要額外付錢,店鋪也要等上較長的空置期。」他亦指,未必所有餐廳的設備都有人願意承接,只有裝修較佳、設備較新的店鋪才值得業主花錢申請封鋪,因其資產於成交價上較可確保有「揸拿」。

 

急於出售 二手店狂接查詢

事實上,經法庭拍賣的店鋪資產總值不一定高,尹志強稱,除非租戶於執達吏封鋪前來不及整理其資產,否則店內貨品或貴價設備通常已清走,整批物品亦非一定有人承接,以往也試過有業主要自己出價購回店內物品,不然「封租令」未能結案,無法取回店鋪管理權再出售。

 

隨着食肆相繼結業,收購二手凍櫃及廚具的夜冷店「黃榮記」職員亦稱,近月各類酒樓餐廳設備都收多了,包括枱凳、雪櫃、爐頭等,但不會胡亂收貨,「我們不會收大陸貨,『來佬貨』才會收。」

 

政府物流服務署以往舉辦拍賣會,不少夜冷店東主都會去執筍貨,但專收二手寫字樓傢俬的2 hand office負責人鐘楚賓指出,自去年開始,愈來愈多店鋪結業、寫字樓搬遷,已不必再去拍賣會,「今年明顯多了外資公司搬遷,本身在中環的搬到太古或九龍等較平租的寫字樓,所以持續收到查詢。」

 

只揀高質傢俬配對轉售

鐘楚賓表示,雖然貨源增多,但散貨較以往困難,除了揀選容易轉手的貨品,亦要把握時間,於收貨後一至兩周內「夾單」,「盡量不用貨倉空間,直接將寫字樓傢俬搬到買家那處。」他又知悉,行內人收完貿易公司的樣本貨品後,在夜冷店零售之餘,亦會上傳到社交平台或網上拍賣網,加快成功轉售機會。

 

疫情下營商前景欠佳,本港寫字樓需求下降,不少公司在搬遷前急需賣走辦公室用品。鐘楚賓直言,近月收到的查詢以倍數增長,5月26日已有五單屬全層寫字數出清,更形容現時貨源不絕,其貨倉飽和率已近九成,「單是接寫字樓的單,都已經分身不暇。我們由以前甚麼也收,到現時只揀選名貴、新淨的高質素傢俬。」

 

長迎傢俬文儀有限公司負責人洪小姐也稱,近月營商環境走下坡,不論工廈、商廈,以至中環、尖沙嘴等核心地區都有公司決定結業,連帶回收辦公室傢俬的查詢也增加三分一,「以前一日可能只有五、六宗查詢,這陣子日接十幾宗電話或電郵查詢,但我們怕『爆倉』也不敢回收太多,畢竟近期前來買辦公室傢俬的人也少了。」

 

民生店轉讓設備 「二手殼」受歡迎

從事生意買賣的業界指,近期營商壓力增加,不少民生商店一邊經營,一邊尋求設備轉讓的機會。

 

生意轉讓及加盟平台「香港創業」生意估值部總監孫啟瀚表示,比起將整盤生意「全頂手」,不少足浴、美甲及教育等民生商店,選擇將設備轉讓,約佔生意轉讓個案的三成,「當中有四成店鋪的經營情況一般,雖有繼續營運,但老闆同時會放盤,希望趁資產還有價值時善價而沽。」他又指,創業者寧願收購此類「二手殼」,購入設備連裝修,以減低風險。

 

受去年社運及今年新型肺炎疫情打擊,孫啟瀚稱近三成客戶急需將生意轉手,規模以四十至六十萬元不等,「每月平均有十至十五宗交易,交易金額卻較去年同期減半。」但他指出,位於旅遊旺區的大型餐廳、藥房等零售店,以及賓館的轉讓個案,長期無人問津。



Posted on 07 Jul 2020.

Tag cloud:

零售業 夜冷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