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嘉庚先生倡辦集友銀行
「每一年,我行都會把部分賺到的錢或分紅用作補助集美學校,這個核心價值可以說是集友銀行的DNA(基因)!」集友銀行有限公司人力資源部總經理陳暉發接受訪問時,介紹了銀行的創辦歷史。在接近一百年前,陳嘉庚懷着教育救國、教育立國的信念,於1913年先後創辦了集美學校和廈門大學。為了使學校有一個長期而穩定的經費來源,他毅然提倡辦銀行,希望「以行養校,以行助鄉」來資助集美學校和集美家鄉,並於1947年在香港註冊成立集友銀行。
直至1950年,倡辦人陳嘉庚先生為謀求集友銀行繼續經營,發動海外親友募集資金進行增資,包括前董事長陳六使及前董事李光前,共同捐款設立「私立集美學校基金」,其後李光前另捐款設立「集美基金」,兩個基金分別以投入股本方式支持集友銀行的發展。1961年陳嘉庚逝世,根據他的遺願將兩基金歸由「私立集美學校委員會」(集友銀行第二大股東)持有及管理,作為集美學校及集美鄉的發展基金。
2017年3月27日,集友銀行股權成功交割,正式成為廈門國際銀行的一員。廈門國際銀行是內地基礎穩健、發展較快的城市商業銀行,在2018年英國《銀行家》雜誌評選的「全球1000大銀行排名」中,廈門國際銀行的資產總值為全球第165位。時至今天,集友銀行在港共有二十四家分行,僱員人數約七百多人,同時在福建省福州市、廈門市及廣東省深圳市共有五個分支機構。
多年來捐獻高達港幣二十四億元
陳暉發表示:「正因銀行成立之目的,與回饋社會有一個不可分割的理念,所以我行定期支持和捐助內地教育發展。在2017年,我行捐贈港幣二百萬元予福州市晉安區一所小學,資助它增建圖書館。2018年10月,我行聯同內地閩都中小銀行教育發展基金會,向集美大學捐贈人民幣一千萬元,作為教學及研究經費。」事實上,多年來,集友銀行派發於集美學校股息及紅利超過港幣二十四億元,有力地支持了集美學校及內地教育事業的發展,以傳承及弘揚嘉庚精神。
另一方面,集友銀行亦重視回饋本港社會,經常組織義工隊探訪老人院、參加由銀行公會舉辦的教育學生理財知識的活動,又積極參與慈善公益,包括百萬行和毅行者等。同時,銀行積極響應節能,年前已簽署《戶外燈光約章》,履行社會公民的義務。
集友銀行其中一個重要的核心價值是「以人為本」。陳暉發解釋當中的「人」分別是指客戶、股東及員工。「對於我行怎樣對員工實踐『以人為本』的信念,首先是要肯定員工對銀行的貢獻和重要性,所以強調要做好人才質素管理、培養與發展。」例如:每年進行市場薪酬調查,務求提供一個優於市場水平的薪酬回報給員工,亦按績效表現來分發花紅,讓員工明白所付出的努力是獲得銀行的認同。
積極研究成立培訓學院
「除了薪酬待遇外,我行着重同事的事業發展,透過提供不同的進修津貼,鼓勵他們報讀與工作相關的課程,例如當考取會計師或CFA等專業資格後,公司會額外給予獎勵。同時,員工的進修歷程亦會作為考核晉升之參考指標。」
與此同時,集友銀行內部經常舉辦多元化進修課程,除了一般合規課程外,亦有其他管理課程及跨境學習活動,例如安排主管級人員到美國、新加坡及國內進修,從而培養員工的國際視野。陳暉發又透露,銀行正研究成立培訓學院,期望向員工提供更多元化及跨境學習機會。「除了利用我行自身的力量外,亦會取得母公司的支持去構建一個學習型的組織架構,將員工的知識和資本力量凝聚起來!」
除了在薪酬與培訓方面落實「以人為本」外,集友銀行亦透過一連串活動答謝員工,例如,每周定期安排「友聚匯」提供下午茶點讓員工享用、每逢時節送贈小禮品、每年舉辦周年宴及頒獎禮、秋季旅行團及保齡球比賽等,並歡迎員工帶同家屬參加,一起共度愉快的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