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生產力促進局

在科技急劇變化的洪流下,疫情進一步加速各行各業數碼轉型,任何企業及僱員若不順勢逐浪,難保不被時代所淹沒。《世界經濟論壇報告2020》指出,未來五年行政人員或將面臨被淘汰,8,500萬個工作崗位將被機器取代,但科技同時會創造9,700萬個新工作崗位,總共淨增長1,200萬個就業機會。大數據、人工智能、雲端計算與綠色經濟是未來新興的產業,市場對數據分析師、人工智能及機器學習、自動化進程、數碼轉型等領域的專家、資訊保安分析員等職業的需求會持續上升。隨着政府積極推動創新科技,建設香港成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預料未來各行各業都必須掌握「未來技能」,與時並進,方能提升競爭力。

香港生產力促進局(生產力局)轄下的生產力學院去年中進行了《香港未來工作與技能》問卷調查,結果顯示:近九成僱主會將基本資訊科技知識及數碼技能,列入聘用必要條件;逾八成員工期望企業能安排相關培訓,包括人工智能、大數據、雲技術等,以提升個人工作能力。

生產力局新世代企業及技能發展總經理馮嘉寶女士表示:「為迎接顛覆傳統的新世代,企業及員工都需要裝備未來,學習ABCD & R技能及知識,包括人工智能 (AI)、區塊鏈(Blockchain)、雲端系統(Cloud Computing) 、大數據(BigData) ,以及機械人技術(Robotics)。生產力學院提倡以『軟硬兼施』模式推行培訓,員工不但要加強科技相關技能,也要優化溝通技巧、批判思維、人際關係及協作等軟能力。」

自1967年來,生產力學院一直為工商界舉辦多項專業培訓課程。因應市場需要,生產力學院馬不停蹄開辦一系列創新、高科技和高增值的培訓課程,以配合香港智慧城市及創科產業的發展。今年,生產力學院首度榮獲《JobMarket求職廣場》頒發「最佳企業培訓服務機構」,以表揚該局在協助企業培訓上的努力,以及推動數碼轉型上的成果。

十四項培訓主題軟硬兼施

為應對未來職場的挑戰,僱員需要具備哪些技能及知識?馮嘉寶指出,該局推出「未來技能」(FutureSkills)培訓框架,以三個層次綜合十四個主題,涵蓋必須掌握的數碼技術及軟能力。第一層框架以技術及數據為主,包括可廣泛使用的虛擬實境、擴增實境、混合實境技術;作為智慧城市基礎的5G網絡和物聯網(IoT);日趨成熟的人工智能和大數據;成為教育發展大趨勢的STEM / 編程;遙距工作及混合辦公模式所需的雲端技術。

她續稱,第二層框架重視應用和數碼技術,由項目管理、使用者界面,以至電子商務、行銷科技和金融科技,以改變不同行業的營運模式。第三層則集中於管理及溝通技能,以提升員工的協作能力、講故事技巧、自我管理策略,以至具備企業家思維,包括決策、戰略和領導力,還要有敢於創新的精神。「生產力學院提供全面的培訓課程,並緊貼最新市場需要,不時加入炙手可熱的主題,例如具前瞻性的元宇宙概念 (Metaverse)、非同質化代幣(NFT)等培訓內容,與最新科技發展同步。」

生產力學院提供完善場地、專業培訓設施、技術支援及數碼場景,配合業界不同培訓及活動所需。以5G新世代應用展館為例,可透過最新的5G應用方案,例如聯網無人機、智能機械人、智能泊車、智能監控設備、雲端遊戲、模擬駕駛器、遠程控制機械臂等,加強培訓成效。

據了解,生產力學院去年已舉辦近三百個企業培訓課程,包括為海港城舉辦與網絡安全方案課程、為香港貿易發展局安排數碼市場策略的培訓,又為中信國際電訊 CPC 開辦與5G、Python程式編寫課程等,協助大小企業邁向數碼大時代。

香港生產力促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