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ck

專題文章

實習計畫助畢業生 院校辦課程育新血 金融專才疫下吃香

為讓本地大學應屆畢業生認識銀行業及作好日後事業發展準備,金管局聯同四十二家金融機構推出「銀行業人才起動計畫」,向有志從事銀行業的參與者提供工作機會。有於疫市面世、本港首批獲發牌的虛擬銀行參與其中,旨在培訓金融人才;有企業參與實習生全年招募計畫,更早着先機,在金融科技熱潮盛行前,將業務擴展。今期《JobMarket》專訪銀行業界,了解人才需求情況及行業未來整體發展,並訪問參與人才計畫的銀行及開辦相關課程的院校,探討他們如何培訓新血。

 

疫情持續爆發,失業率創十五年新高,在職人士難逃裁員厄運,畢業生求職困難重重。惟香港銀行業僱員協會副主席鍾逸傑坦言,雖然各家銀行在這段時間壞帳增加,招聘意欲亦見減弱,但暫時未見業界出現裁員潮。「宏觀來看,疫情對銀行業的影響不大。」

 

倡延長計畫年期 累積經驗

鍾逸傑表示,銀行業對人才需求近五年相對平穩,「現時業內僱員約有九萬至十萬多,惟工種及工作性質隨時代不斷演變,需要的人才亦有不同。」他舉例指,二十年前業內需要在分行工作及營運方面的人才,及後衍生「合規」、「反洗錢」,以及風險管理等具複雜性的工作,需要懂得使用電腦及更新資料的人才。「近年隨着金融科技、區塊鏈和大數據的盛行,業界對擁有IT思維的人才需求較大。」

 

他指出,不少銀行每年都會開辦培訓計畫,「惟業界今年或會因疫情狀況,收緊或削減培訓職位及招聘人數。」他表示,金管局聯同金融機構推出「銀行業人才起動計畫」,對應屆大學畢業生有幫助,「計畫可協助他們了解行業發展及工作性質,累積工作經驗。」被甄選參與計畫的畢業生,將於今年9月1日起,在零售及商業銀行、儲值支付工具營運商連同金管局提供共約三百個的職位,包括前綫營運以至後勤崗位工作六個月,接受專業培訓課程;金管局會與金融學院、香港銀行學會及知名業界從業員一起舉辦入職講座。

 

鍾逸傑估計人才計畫結束後,銀行會視乎經濟狀況及人手需求,聘用參與計畫的畢業生。「我建議將計畫延長多半年,讓畢業生在完成計畫後,不至於失去工作。」

 

虛擬銀行疫市面世 持續招攬人手

作為本港首家虛擬銀行的眾安銀行有限公司(ZA Bank),於今年3月正式面世。其行政總裁許洛聖表示,該銀行業務及工作不太受疫情影響。「全部員工在家工作三個半月,他們主要以手提電話工作。即使面試也可以利用雲端視訊會議進行,處理事務比之前更方便快捷。」

 

他指出,現時該銀行約有二百名員工,業務有別於傳統銀行的實體模式,包括前台(手機應用程式)、中台(客戶服務/銀行運作),以及後台(系統運作)等,提供產品研發及服務流程等。「虛擬銀行對人才需求一直有增長,我們會因應業務發展及需要,持續招攬相關人手。」

 

該銀行是其中一家參與「人才起動計畫」的金融機構,許洛聖坦言,收到多於五十名來自十所本地大學,修讀商業、金融、會計或其他相關學科的畢業生申請。「我們會再從中挑選兩名畢業生,接受為期六個月相關特定培訓,為他們提供實戰經驗。」他續稱,該銀行會視乎業務發展及需求招聘人手,若畢業生在計畫中表現出眾,有機會獲聘為正式員工。

 

他續指,被挑選的兩名畢業生,將會分別於行政總裁辦公室及財務部任職。「前者擔任策略項目助理,主要參與行政總裁帶領的業務項目或計畫,報告項目進展及提供最佳解決方案、進行業務數據分析;後者則參與銀行和各部門的財務計畫和預算編制工作,對銀行和職能部門的績效進行評估和預測編寫定期報告,並協助從組織單位、產品、客戶群的角度分析績效等。」

 

逾500大專生參加FCAS

為培育更多本地金融科技人才,金管局與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應科院)於2016年起合作推出「金融科技人才培育計畫」(FCAS)。應科院為參與計畫的大專學生提供金融科技培訓,其首席技術總監許志光博士指,該計畫會按參與者的興趣及機構需要,提供合適的課題,涵蓋區塊鏈、大數據及網絡安全等熱門題目。

 

許博士表示,過去四年,有超過五百名大專生參與FCAS。「今年我們更首次以僱主身分參與金融科技實習生全年招募計畫,為大學生提供實習職位。FCAS可讓更多本港學生了解及接觸金融科技,長遠對培育人才起到積極作用。」他續指,歡迎參與者於實習期完結後,以正常途經申請該院的全職職位。他又指,本港有多家商業機構提供金融科技的職位,「如全球頭一百大的銀行,有七成五的銀行以香港作為地區總部,加上隨着產業轉移,市場對金融科技人才有增無減。」

 

許博士坦言,應科院作為培育香港創科人才基地,樂於與金管局合作推行人才培育計畫。「不論政府及企業都向我們反映,本港一直缺乏金融科技人才,我們也希望為本地創科發展出一分力。」

 

藉金融科技解決社會問題

德勤中國(Deloitte China)2017於本港成立亞太區區塊鏈實驗室,開發多項區塊鏈解決方案,範圍涵蓋供應鏈、銀行和保險公司等。其管理諮詢合夥人冼君行博士表示,該公司近年都有招募金融科技實習生。「若他們能展現對金融科技及相關概念的認識、掌握相關技術,並對問題解決方案抱有熱誠更為理想。」他續稱,每次實習均吸引本地大學生申請,包括修讀computer science(計算機科學)、Mathematics(數學)、Statistics(統計學)及環球商業學(Global Business)等學生,也有一些具金融科技背景的研究生。」

 

冼君行表示,該公司也看重實習生是否具備人文關懷,「金融科技的工作不只是一堆數字及符號,更是藉此解決實際社會問題。」他舉例指,現在可運用相關技術,減低詐騙個案的發生;在疫情之下,機構可減省更多程序批核貸款等。「故若申請者能夠提出如何運用金融科技技術,解決社會問題,便能脫穎而出。」

 

他指,實習期一般為期兩至三個月,若學生希望有更多學習機會,普遍都可延長至一年。「一般金融科技項目為期九個月至一年,若他們能見證整個項目的誕生,相信對學習有莫大幫助。」今年該公司更首次參與金管局推出的金融科技實習生全年招募計畫,他相信計畫可給予學生更多機會,讓他們對商業世界有深入認識,藉此培育出更多人才。

 

跨學科模式 涉獵各項範疇

金融科技近年在本港大行其道,不論是電子支付、虛擬銀行或在綫保險等領域均漸見普及。香港大學計算機科學系副教授、文理學士(金融科技)課程統籌主任鄒錦沛博士表示,過去跟金融業界交流時,他們都表示一直渴求金融科技人才,「有見及此,我們去年開辦了文理學士(金融科技)課程。」

 

鄒博士指,該課程以跨學院模式設計,內容除了編程技術外,也與商學院和法學院合作,教授金融科技的應用及金融市場的監管要求等,務求讓學生全面涉獵每項範疇。他續指,若學生希望專注鑽研某項範疇,還可以副修形式修讀相關科目。

 

課程於去年首屆招生,鄒博士表示,已計畫安排學生於暑假進行兩次實習,「他們第二年會到科技公司及傳統金融機構工作,打好根基;第三年則可按自己興趣到合適的公司,包括初創公司實習。」他不諱言,此課程的學生相對較有主見,當中不乏具創業念頭,「導師會按學生的意向持續與他們溝通,盡量讓他們發揮所長。」

 

他指出,該課程要求學生在DSE英文科至少考取五級,其他科目則沒有特別要求,「若數學科成績較好,將會有利他們學習。」他續稱,學生須接受入學面試,考驗他們是否具備良好的溝通能力及領袖才能,「從事金融科技也有機會面向大眾,因此上述條件同樣重要。」

 

拓展大灣區增人員流動性

有業界認為大灣區為業內人士提供更多工作機遇,對於內地發展抱持正面態度。

 

香港銀行業僱員協會副主席鍾逸傑則表示,以往銀行業從業員只可在本港不同銀行分行工作,發展及機遇均有局限,隨着粵港澳大灣區「9+2」的落實,提高了人才流動性。

 

「隨着香港及內地透過『粵港通』、『深港通』和『跨境理財通』的貫通,本港銀行及從業員除了在香港及澳門發展外,亦可到具發展潛力的內地九個城市,開拓新機遇。」



Posted on 23 Jul 2020.

Tag cloud:

金融專才 金管局 銀行業人才起動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