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人人自危。病毒無形,有時無病徵,加上暫時未有病毒疫苗,我們的確會失去一份「控制感」。當人失去掌握,容易變得焦慮,一些人會不自覺地更感焦慮急,不斷去搶去抓。前陣子,我們看見搶口罩和生活物資的例子,說明了人在徬徨中的無望,想着只有靠自己。
沒有人想做病人(Patient),而Patient這個字的拉丁文字根與苦難(Suffering)有關。不過,Patient也可解作「忍耐」或「耐性」──原來,我們不但失去生活日常,更失去了一份耐性。耐性可以幫助我們克服內心對苦難的不安,是抵擋和醫治心病的方法之一。
我在去年曾患上嚴種耳疾,損害聽覺。當時我很慌張,因為很多醫生都對我說「冇得醫」。這個噩耗簡直是晴天霹靂,如同判了我絕症和死刑,令我心情跌至谷底,我常問我可以再做甚麼?放棄不放棄?心亂如麻。最後我想到:身體的病還不及心靈的病,我開始關心自己的情緒狀態,提醒自己要冷靜,冷靜便需要忍耐,否則只會方寸大亂。我決心要由一個病人(Patient)轉化成為會忍耐(Patience)的人。當時,我知道要相信「時間」。很多事都需要時間去證明,去判斷,去醫治。忍耐當中,我們正在跟「時間」去討價還價。
忍耐,不是無方向的瞎等。忍耐,是先停止操控,返回一個自我對話的過程,跟自己相處,發現面前的困難給自己一種怎樣的新意義?明白自己的限制和真正本質?問自己最想做怎樣一個人?是否做人要作出一點改變,走出安舒區(可掌握的狀態)?會否開出一條新的出路? 前面,我們可能面對經濟和生活的重大考驗。但我們可真正掌握是我們的心,以一顆忍耐的心去調整自己,走出困局。
撰文:伍詠光
突破輔導中心總監。著有《工,唔係咁打!》、《戀愛出事的理由》、《勇敢做自己》、《現實,我受夠了》以及《嘴巴失控了——青少年導師求生手記》、《邊個想返工》(合著)。
電郵地址:[email protected]
Posted on 21 Jul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