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地產業績近期連連報捷,亞太區業務亦持續增長,陳永傑指,為迎接新世代,公司每年投資過億港元在資訊科技方面,打造穩健及透明度高的大平台,放手讓員工在平台上自由發揮,創造財富。「這行充滿驚喜,做到一宗大額成交獲得的佣金,已夠購買一個單位,同事都滿懷希望。」
吸納新血 擴張規模
中原地產扎根香港近四十載,早已成為中港知名、家喻戶曉的地產代理品牌。自九十年代進駐上海以來, 中原地產於內地規模愈來愈大,現時於內地三十多個省市設有分行,更擴展至澳門、新加坡及台灣。對於今年再次獲得《Jobmarket》「卓越僱主大獎」及「亞太傑出僱主大獎」,陳永傑強調公司對於每個獎項都會積極爭取,「今次獲獎公司上下都感到十分高興,獎項是對同事努力的認同和鼓舞。」
「2017年是地產業暢旺的一年,樓市熾熱,一手項目銷售量創十年新高,公司業績亦報捷高開。」陳永傑說,由於生意大旺,今年中原在港的規模大幅擴展三成,分店增至四百一十間,共聘請五千多名地產代理,比去年增聘一千人。他說,地產業流動性向來比其他行業高,每年都須補充約一成新血。「好多新入行的代理,容易因不適應而轉行,因此行挫敗感大,出勤十次也未必有成交,初時會較艱難。」
「地產代理業入行門檻不高,根據香港法例,於香港從事地產代理工作的業務,必須持有效的地產代理/營業員牌照,我們的『中原訓練學院』就提供免費的《資格考試精讀課程》,協助新人考取《營業員牌照》及《地產代理牌照》順利入行,其實只要有溫習兩個考試的難度都不高。」陳永傑笑指,課程歡迎各界人士報讀,反應熱烈,不少人就算本身無打算入行,都會考牌傍身,有律師樓及銀行工作的人士報讀,甚至地產版記者都有。
除了提供《資格考試精讀課程》助新人入行外,「中原訓練學院」還提供各種課程,讓員工持續進修,精益求精。「我們還有普通話班、電腦班、短片拍攝班等,都是從外面聘請各範疇的專家授課,對員工日常的工作好有幫助,提升他們的專業水平。」學院亦按地產代理監管局的《持續專業進修計畫指引》,提供核心及非核心科目,確保員工掌握業內法律及條例規範相關的事宜,例如《建築物條例》、《一手住宅物業銷售條例》及《個人資料(私隱)條例》等,以至財務及會計等商業知識,保持競爭力。
業界翹楚 留才有道
陳永傑指,中原是行內的領導者,業績領先同業,有意加入的新人都會優先考慮中原。「新人入行無非想搵到錢,中原就擁有龐大的網絡、穩健的平台,讓他們發揮所長。公司規模大,中國內地員工多達五萬人,澳門、新加坡及台灣都設分公司,為員工提供大量晉升台階。」
他舉例,今年生意暢旺,增加了約五十間分店,即是有五十名同事晉升至分行經理,晉升機會十分多。「年輕同事如果覺得在港發展升遷速度還不夠快,不妨考慮向外發展,收入也會幾級跳升。」他指,曾有不少同事向外闖的成功例子,「現在新加坡公司的高層,本來在港是分區經理,到當地兩年已成為高層。目前中國大陸區的主席黎明楷,遲我入行十年,往內地發展二十年,目前已管理五萬多名內地員工,相反我留在港只管理五千多人。」
不少公司的管理層都深信,「員工是公司最重要的資產」,陳永傑亦十分認同,「地產代理是服務行業,依靠人去服務顧客,故必須以人為本。而人最需要的就是自由,創辦人施永青的宗旨便是『無為而治』,創建透明度高的大平台,放手讓同事自由發揮,而非中央指令式管理,這是公司這麼多年來挽留人才的有效策略。員工工作發自內心,忠誠度提高,便會事事為公司着想。」「自由放手」並非流於口號式,陳永傑說,過去二十年公司在內地發展步伐迅速,就是憑着放手同事發揮,做到百花齊放、千帆並舉的效果。
與時並進 屢創佳績
為配合時代變遷,中原在資訊科技方面下了不少工夫,可說是不惜工本。他在整個訪問中多次提及「新世代」這三個字,顯示中原與時並進、迎接各種時代轉變的決心,近年不時推出最新的手機應用程式,又創新推出網站視頻搵樓。「今年公司投放好大資源,提升樓盤儲存系統,並推出手機應用程式,方便經紀及顧客隨時查看樓盤資料,經紀毋須回公司開電腦,也可以在手機查閱樓盤資料,用APPS即時回覆客戶,大大增加靈活性。」他說,公司向來願意投放資源於資訊科技方面,無論是硬件或軟件,都選用最高容量及速度,「每年投資過億元,如1999年我們便推出免費的中原地圖,開創先河。」
中原又勇於放手讓代理同事親自出馬拍短片,比專業攝影師更能充份表達樓盤優點,「最初部分同事技術不佳,拍得左搖右擺,笑料百出,但我們仍勇於給同事嘗試,並提供拍攝短片訓練班。現時網站已上載了三萬條短片,顧客們都很喜歡這些網上短片,因而帶旺生意大增。」傳統的企業人才策略,莫過於以薪酬及假期等福利挽留人才,但陳永傑認為已經過時。「做這行多勞多得,加假期、加底薪只是舊式做法,現今年輕人重視發揮空間,唯有搭建大平台,讓他們成功創富,才真正有效留人。」
「雖然初入行較吃力,有機會每月只賺底薪,但不少同事做一年已有百萬年薪,管理層也不乏千萬年薪。」他指,早前一名在中原工作約十年的代理同事,促成了一宗十二億元獨立屋的成交,代理預計可袋逾七百萬元佣金。「這就是從事地產代理行業的驚喜,一宗大額成交的佣金已夠買一個單位。新世代條件優越,學歷比上一代高,未來更多機會破紀錄。新人看到前輩一宗交易已經賺大錢,也會滿懷希望,向此目標奮鬥。」
回饋社會 不遺餘力
中原地產過去數十年來,在社會責任上,亦不遺餘力。創辦人施永青早年已成立《施永青慈善基金》,而中原地產亦於2004年成立《中原慈善基金》,將營業部一定百份比的利潤撥入基金,造福社群。「基金參與的社會服務遍及不同層面,如每年提供獎學金予學生,又資助小學幼稚園,《施永青慈善基金》在內地扶貧,起了很多水庫,足以改變整條村的前途。各部門亦組成義工隊,參與各種慈善活動。」陳永傑說,社會企業責任工作,不但實際幫助社會中的弱勢社群,還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同事會對公司存感恩之心,因為知道公司賺錢之餘,亦熱心回饋社會,在這裏打工更安心。」
他坦言,社會企業責任是長久工作,公司規模越大,就越有能力幫助更多人。「曾有位年輕人十八歲時拿過我們的獎學金,之後成為了醫生,加入我們的中原洗腎中心工作,這過程前後經歷六、七年時間,所以慈善工作的持續性是必須的。」
展望來年公司的發展,陳永傑對行業前景信心滿滿,「面對時代變遷,我們已做好充足準備迎接未來,不擔心地產代理服務被日新月異的網絡世界取代。預計在2018年的生意仍然大旺,因林鄭新政府沒有提出加辣等壓抑樓市的措施,反之大為鼓勵市民置業,是非常利好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