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鐘頭車返公司真係好攰,仲要轉三次車,又迫又濕,真係頂唔順!」有網民近日在連登討論區分享自己每日通勤的苦況,引起不少共鳴。樓主表示,每日上班來回要花接近三小時,轉車三次,交通擠迫,加上落雨時衣物濕透,已嚴重影響精神與生活質素。
有留言提到,雖然人工比以前高了四成,但每日要花個半鐘返工,實在身心俱疲。「以前份工半粒鐘搞掂,而家人工高啲都唔知值唔值。」
另一網民則一語中的:「你住邊返邊呀?住上水返太古同住太古返上水,答案好唔同。」有關搬屋與否的爭論再次成為焦點。
事實上,來自《朝日新聞》的報導指出,日本早前一項針對學生通勤時間的研究,顯示每日通勤超過1小時的人,出現抑鬱症狀的機率高出1.6倍,焦慮症狀則高出1.5倍。約30%的學生每天通勤超過1小時,而他們的心理健康普遍較差,因學習、娛樂與社交時間被壓縮,精神壓力上升。
研究人員呼籲,家長與學校在選擇升學地點時,應慎重考慮通勤時間對學生心理的長遠影響。通勤時間長短,不單影響生活效率,更可能成為精神健康的隱形殺手。
在香港,通勤過長的問題早已存在。雖然港鐵網絡完善,但地價與租金分布不均,令不少打工仔逼於無奈選擇遠居郊區。到底搬屋能否解決問題?還是制度與生活習慣亦需反思?這一課題仍值得社會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