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住屋短缺問題嚴重,不少公屋申請人等候多年仍上樓無期。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表示,編配公屋給輪候冊上的申請人,除了新建單位外,亦依靠目前每年約8 000個回收的公屋單位,惟基於公屋資源須公平分配的考慮,不能輕言重推「租者置其屋」,把住戶租用的單位變為可承繼或出售的資產,難以大量重建舊屋邨,把可供分配給輪候冊的單位撥作重置現有租戶。
林鄭月娥指,房委會一直按既有政策及實際情況,檢視並考慮是否重建個別舊屋邨。有見西環邨及馬頭圍邨有合適的遷置資源,以及原址重建有潛力供應更多單位,我會邀請房委會研究在合適條件下重建這兩個樓齡約六十年的舊屋邨,並在發展局的配合下爭取把周邊土地納入重建地盤,讓這兩幅難得的巿區用地可多建公營房屋單位,滿足市民訴求。
林鄭月娥提到,就討論多年的大坑西邨重建計劃,行政會議近日已批准了由平民屋宇有限公司(平民公司)與市建局合作落實項目,先決條件是平民公司必須妥善安置原有租戶。按平民公司與市建局的構思,重建後的大坑西邨項目可提供超過3 300個單位,較現時增加一倍多,當中包括1 300個供重置現有租戶的單位,以及2 000個由市建局發展的「港人首次置業」單位。
林鄭月娥續指,為紓緩未能「上樓」家庭的境況,本屆政府突破思維,推出過渡性房屋。過渡性房屋需要民商官三方合作,負責籌備和營運的非政府機構提供適切居所的同時,亦引進鄰里互助、支援就業的措施,是建立社會資本的一個好例子。
林鄭月娥指,運房局已覓得足夠土地提供原先承諾目標的15, 000個單位,近日再獲得私人土地擁有人表示有意參加計劃,故建議再額外提供5, 000個單位,令整體供應在未來幾年可增至20, 000個,並將相關資助計劃的資助額增至116億元。她又指,在現金津貼試行計劃下,截至8月底,已向約30,000個合資格的一般公屋申請住戶派發津貼,佔已接獲的合資格申請約五成。若獲立法會通過,「劏房」租務管制條例會於明年1月生效,為「劏房」租客提供合理及有效保障。
資料來源:星島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