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以綜援協助失業人士,但不少失業者未受惠,擔心被歧視,又因門檻高而不願申請綜援。今年五十三歲的「呂姐」與今年大學畢業的兒子,以及取高額長生津的母親同住,她之前任職酒店房間清潔服務公司,到不同酒店清潔客房。因訪港旅客大減,她自一月起失業。「現時戶口僅一萬多元,不想被歧視,不想感覺低人一等,沒有考慮過申請綜援。」她現時唯有「炒散」清潔洗手間,每月只得一二千元的收入。
「不想被歧視」 靠炒散維生
呂姐與兒子以及母親同住深水埗的公屋,兒子修讀設計系,今年大學畢業。呂姐指,自去年反修例事件開始,訪港旅客大減,需要清潔的酒店客房大減,加上疫情打擊,已無工開一段時間,一月起失業至今。她坦言,仍有能力工作,即使山窮水盡,其銀行戶口僅餘一萬多元,都不考慮申請綜援。而且她指兒子正找第一份全職工作,如順利覓得工作,預料會不符合申請綜援資格。呂姐三人現時以微薄的清潔工收入、兒子的侍應兼職,以及其年邁母親三千多元的高額長生津過活。
圖片來源:網絡
捍衞綜援權利大聯盟成員李芝融表示,由於綜援存在標籤效應,不少人覺得綜援養懶人,亦使失業人士有心理壓力,「覺得有手有腳可以工作但都要靠政府」,因而不欲申請綜援。關綜聯幹事李大成就指,綜援門檻高,有街坊加上同住家人的資產高過資助限額而未能申請綜援。
圖片來源:網絡
今次疫情打擊失業高企持續,專研貧窮問題的中大社工系副教授黃洪預計,短期內政府難以落實失業保險或失業援助金,即使綜援資助限額自月初起放寬一倍至單身人士的六萬六千元,措施為期半年,但不少失業人士仍未能通過。他建議資產限額再作放寬,讓更多失業人士能申請到綜援。他表示政府可參考長生津的單身人士資產限額,即三十五萬五千元,放寬為期一年。
資料來源:星島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