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愈來愈多企業推行「重返辦公室政策」,Z世代嘅員工就興起一種新嘅辦公室生存術——「Taskmasking」,即係「任務偽裝」。你見到有人攞住部laptop喺公司周圍行,打字打到噠噠聲,又會講啲聽起身好重要嘅電話,其實對業務一啲幫助都冇,只係為咗「扮忙」。
根據Bospar一項調查,有61%受訪者話自己喺屋企工作比返公司更有效率。對一啲唔想返office嘅人嚟講,Taskmasking成為佢哋抗議方式之一。佢哋嘅「反抗」唔係明刀明槍,而係透過演技,等老細睇唔穿。
呢股風潮特別喺Z世代之間盛行,佢哋好多喺疫情期間初入職場,習慣咗喺家工作、自由安排時間。依家突然要返實體辦公室,唔少人感到無所適從,變成只求「睇落有做嘢」就得,唔再注重實際成果。
但Taskmasking唔止影響辦公氣氛,更係公司嘅「隱形成本」。一位企業創辦人分享經驗,佢2011年創業,團隊最多去到20人,最終成功將公司賣出。佢話真正有價值嘅員工會靠成果證明自己;而Taskmaskers就唔停投訴,製造問題,通常員工都唔會留得耐。
真正問題唔係員工懶,而係管理出事。員工選擇Taskmasking,通常係因為佢哋唔清楚自己嘅工作目標、對公司冇歸屬感,或者覺得「睇落忙」比實際表現更重要。當團隊唔再有熱情、冇方向,就自然會出現呢種「裝忙文化」。
Taskmasking唔係員工自己嘅錯,而係反映咗一個組織文化出咗問題。解決方法唔係加強監控,而係要重新塑造一個有意義、有目標、有認同感嘅工作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