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去年底新一輪10年期澳門賭牌落實後,過去1年6大博企均明顯加大對非博彩業務投資,當地娛樂事業發展蓬勃,「演唱會經濟」更成為熱爆話題。有業界人士認為,澳門經濟現時模式,由過往偏重博彩轉為加強對文化、藝術和旅遊推廣,以增加訪澳人流。隨着澳門旅遊氣氛明顯好轉,演唱會等娛樂事業急速發展,澳門經濟相信可以在疫後大翻身。
澳門企業近期大力發展「演唱會經濟」,有其戰略考慮。有分析指,演唱會能夠增加過夜客數目,而過夜客人均消費為即日旅客的4倍,不但帶動對澳門各行各業消費增加,賭企收入亦水漲船高。市場關注身為傳統盛事舉辦地的本港,是否亦可參與是次熱潮,並靠演唱會拉動整體經濟,惟有學者認為,不同地區商業模式不同,相關活動未必可有效帶動本港經濟,作為金融中心,本港仍應思考如何繼續促進金融等優勢行業發展。
六大博企大力支持非博彩項目
澳門政府早前在2024年度財政預算案披露,估計明年博彩收入將達2160億澳門元,預算首次突破2000億澳門元大關。澳博控股(880)聯席主席兼執行董事梁安琪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作為澳門人當然希望每年賭收及非博彩收入增加,對於政府賭收預算,相信各博企均會努力朝着該目標超額完成。
梁安琪表示,自去年底獲發新賭牌後,六大博企均投入更多資源於非博彩、酒店設施等項目,另外亦有改造、活化澳門舊區,以履行社會責任,相信未來各大博企會發展更多文創、藝術等各方面的活動。
對於近期澳門大搞演唱會等娛樂事業,梁安琪指,澳門六大博企均大力支持非博彩項目,冀吸引更多遊客,尤其澳門為旅遊城市,除了藝術方面,亦有發展體育事業,未來亦希望吸納更多年輕消費者。
金沙:創造乘數效應
疫情過後,澳門演唱會旅遊大行其道,金沙中國(1928)總裁王英偉表示,自年初恢復通關後,澳門舉辦的各類型大型演藝節目和文旅項目,無論是數量或質量均居鄰近地區之冠。他又指,集團年內已舉辦65場娛樂表演,吸引外地以及本地逾46萬名觀眾。
王英偉解釋,演唱會經濟除了振興澳門娛樂藝術產業,並帶動酒店、餐飲、交通、零售等非博彩元素效益,為澳門經濟創造乘數效應,看好「演唱會經濟」在澳門發展潛力。他指,新賭牌合約中,集團承諾投資302億澳門元,佔澳門六大博企總投資額1200億澳門元的四分一以上,未來將着力加快發展非博彩元素,推動澳門可持續發展。
澳門年內有較多新酒店落成,當中包括銀河娛樂(027)旗下的安達仕酒店(Andaz),萊佛士(Raffles),新濠影匯W酒店、上葡京綜合度假村的THE KARL LAGERFELD酒店等。截至第3季,澳門酒店客房數量約4.5萬間。談及酒店供應會否過剩,實德環球(487)副主席馬浩文稱,暫時未見相關情況,只是疫情導致那3年間累積落成的酒店供應一次過釋放出來。
他續指,於2019年澳門的酒店入住率平均達9成以上,根據澳門官方數字,至10月全年日均旅客入境人次達7.5萬,而澳門現時酒店房間數目約有4萬間,反映遊客量是足以消化酒店房供應。雖然內地旅客數量恢復進度理想,但周邊國家如東南亞,日、韓、台以至西方國家的旅客量仍未恢復,因此酒店房間數目未來仍有增長空間。
盛事帶旺賭業 港難複製模式
疫後環球經濟復甦乏力,各地出招「谷經濟」,而「演唱會經濟學」突然受到歡迎,澳門今年舉辦多場演唱會,一躍成為演唱會舉辦熱門地,整體經濟亦有機會受惠。6月時張學友曾於澳門開唱,摩通就曾發表報告指,相關活動或能帶動人流,帶動澳門6月賭收躍升至145億澳門元。市場關注身為傳統盛事舉辦地的本港,是否亦可參與是次熱潮,並靠演唱會拉動整體經濟,惟有學者認為,不同地區商業模式不同,相關活動未必可有效帶動本港經濟,作為金融中心,本港仍應思考如何繼續促進金融等優勢行業發展。
中大經濟學系副教授、劉佐德全球經濟及金融研究所常務所長莊太量認為,本港難以複製「澳門模式」,原因是澳門大搞演唱會盈利秘訣,並非在於賣票本身,而是演出可吸引高淨值客戶到訪、帶旺博彩業,而本港並無類似的商業運作模式。他強調,對一般經濟體而言,並非「搞吓個show」經濟便會有起色。
紅館亞博容量不足
香港本身場地限制亦或成發展相關經濟模式的阻力,資料顯示,香港目前主要的兩大場館紅館及亞博,僅分別可容納1.25萬及1.4萬名觀眾,莊太量就表示,香港周邊不少地方大搞演唱會,更新建場館,據聞部分動輒可容納9萬人,本港現有設施在這方面難以比擬。
業界冀明年啟德體育園主場館明年啟用,可容納約5萬名觀眾,或有機會「重奪演唱會話語權」。不過莊太量就認為,若有大量觀眾到訪相關處所,交通方面或仍須思考及改善。
資料來源:星島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