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持續肆虐逾兩年,本港百業蕭條,在自由行及遊客絕跡下,找換店行業更不堪打擊,銅鑼灣景隆街一個單邊迷你鋪、全港最貴「呎租鋪王」亦「跪低」,找換店租客最新放棄長租改為短約。該「鋪王」找換店東主表示,疫市持續肆虐,加上「數碼貨幣」盛行,在雙重打擊下,旗下生意額暴跌逾八成,流血不止。
銅鑼灣羅素街貴租聞名世界,不過,真正「鋪王」,卻是景隆街一個「呎租鋪王」,該鋪呎租從來遙遙領先於羅素街,更於一四年高峰時,創下每呎高達五千二百元水平,為鋪市寫下傳奇。不過,疫市持續下,遊客絕,街道行人稀疏,市場盛傳「鋪王」租客意興闌珊,打算撤走,業主以每月五萬放租,每呎跌至約一千元租出,由高位蒸發逾八成。
呎租一千 跌足八成
承租「鋪王」十八年、長情租客HONG KONG EXCHANGE蔡姓老闆(Frankie)首度曝光。他接受本報查詢,並沒有計畫撤走,只是在疫情持續下,結束了一貫的長租,最新改為短約,惟沒有透露新租金,問及值不值五萬時?他語氣鏗鏘回說:「係人都知道,這是『鋪王』喎。」言下之意,他為「鋪王」感到自豪。
他說,儘管市道非常艱難,但說到底承租鋪王已多年,「多少有點感情,不捨得走!」以往每次續約,例必一簽三年長約,今番改簽一年短約。「以我的標準而言,一年屬於短租約。」
黃金時期 滿街自由行
近期,差估署亦就該「鋪王」租值按年下調三成九,成為區內黃金地段鋪位跌幅之冠,數據截至去年十月份,尚未反映第五波疫情,蔡氏回應,疫市兩年來,旗下整體生意額暴跌八成,第五波以來再跌一至兩成,「生意跌無可跌,餘下都是本地客匯款,盈利微薄。」
過往市起市落,他一直保持逾三十家分店,疫市以來,至今已大削逾半,他剖析道:「遊客消失,加上數字貨幣盛行,在雙重打擊下,流血不止,我依然撐下來,人家都話我傻,不過,在非常時期,我希望盡量維繫着同事,寄望明天有改變。」
政府推「暫緩追租」無幫助
蔡氏抱着「打不死」精神,力撐生意,而他承租「鋪王」,亦都比歷屆鋪主都要「長情」,早於十八年前進駐,經歷最璀璨的時期,他說,當年滿街都是自由行客,雖然找換店未試過大排長龍,但高峰時旗下三十五家分店,大做遊客生意,最新疫市下,分店則一減再減,「最新只剩十五家,全部都是好業主,減租逾四成,令我得以撐下去。」
作為「大手」鋪位租客,他亦深刻感受到:「政府推出暫緩追租,一點用處也沒有,數個月後,累積更多租金,壓力必然爆煲;反而,業主肯減租,可以一起渡過難關,蝕多蝕少,我都盡量捱下去。」他續說,經營服務行業,疫市下,旗下分店一直保持朝八晚十二、每天十六小時兩更運作,只是第五波疫情中有同事確診,導致人手不足,部分店鋪只好縮短營業時間。
景隆街「呎租鋪王」貴過羅素街
該「鋪王」位處景隆街二號A二鋪,駱克道單邊,於二○○七年以呎租一千六百元,晉身全港最貴「呎租鋪王」,二○一一年更「一跳」至月租十八萬,呎租三千六百元,更於二○一四年加至每月二十六萬的歷史巔峰,呎租五千二百元,遠高於全球最貴租羅素街每呎約二千七百多元。在自由行興盛時,藥房爭相在駱克道地段落位,有「藥房街」之稱,不過,現時放眼所見,藥房寥寥可數,街道充斥廉價時裝店、食肆、家品店及口罩店。
利嘉閣投資部董事鄭得明稱,過往赫赫有名的銅鑼灣黃金地段,現時由民生行業進駐,租金由高位暴跌六至八成,若疫情持續下去,通關無望,核心街道將進一步「本地化」,屆時連闊別街道二十年的雲吞麵等地道港式滋味,都有機會回歸核心區。
資料來源:星島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