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經濟市況低迷,為了解大專生的理財能力及投資模式,有機構進行問卷調查,發現本港大專生的平均理財能力於21分滿分中僅得12.7分,近4成人主要通過YouTube影片接收投資訊息。機構認為,學生的專業金融知識薄弱,難以作出正確的投資決定,建議當局將申請信用卡及個人貸款的年齡限制提升至21歲,避免學生累積債務。
MWYO青年辦公室去年向1682名大專生進行問卷調查,了解他們的投資心態,今日公布研究報告。調查發現,學生的平均理財能力僅得12.7分,低於投委會2021年進行的同類研究,機構研究員陳宇謙表示,反映學生未必有足夠的知識作正確行動,實現長遠理財目標。
4成人看YouTube學投資
加密貨幣及非同質化代幣(NFT)成為近年新興投資產品,然而,調查發現只有近6%學生表示對其有足夠認識;而作投資決定時,近7成人表示會依賴個人分析,通過YouTube影片或電視節目接收投資訊息的人,則分別有39.3%及約33%。陳宇謙解釋,學生的專業知識不足,傾向選擇措辭簡單易明但專業性低的分析節目,惟相關內容質素參差且缺乏監管,導致學生容易作出錯誤的投資決定。
調查建議,證監會可參考內地、英國及歐盟等地的做法,加強監管社交媒體就投資產品發表的意見,又提倡將申請信用卡及個人貸款的年齡限制提升至21歲,減少大專生在未有穩定收入前,便開始累積債務的情況。陳宇謙表示,有關措施能「為初踏入市場的年輕投資者提供保障」。長遠而言,大專院校亦可增加理財教育課堂,協助學生理解不同投資產品的風險和回報。
資料來源:星島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