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軟件WhatsApp在全球已擁有超過22.4億活躍用戶,2022年數據顯示,幾乎90%的香港人都在使用WhatsApp。不過,英媒《每日郵報》報道稱,用戶正在拋棄 WhatsApp,轉而使用傳統的SMS,因無間斷的即時通訊讓人們感到焦慮及壓力。
英人:起床見WhatsApp胃痙攣
其中,一名34歲的英國約會專家Clarissa Bloom表示,她加入了12個WhatsApp群組,平均每天會收到約300條訊息,即使她已將其中9個群組靜音,但一看到手機上響起WhatsApp訊息,就會感到胃部痙攣,甚至有些消息只是來自於家人和朋友的關心,她還是倍感壓力。
Bloom還指出,WhatsApp桌面版對她的日常生活造成了嚴重破壞,螢幕上不斷彈出的訊息阻礙了她的工作。每次訊息彈出時,她認為需要立即做出回應,但這會打亂她的節奏。
《每日郵報》採訪了多位像Bloom一樣棄用WhatsApp用戶,網友紛紛表示,太多WhatsApp訊息令人疲憊焦慮。事實上,作為主流通訊工具,WhatsApp帶來的問題一直是網民討論焦點,包括已讀功能帶來壓力、垃圾訊息多、騙案叢生、功能有限等。
1. 令人「永遠在線」 已讀功能帶來回覆壓力
WhatsApp的已讀功能給用戶帶來即時回覆的壓力,因為用戶常設定為「永遠在線」,太遲回覆對方似乎會令人生氣。有網友稱平日用手機不小心按進訊息時,因不想讓對方知道自己看了訊息,而又不回覆,就只能先回答一下。
在工作中,不少網友稱這種「永遠在線」不單令人疲累,亦令工作流程拉長、品質下降。 而在情侶關係中,不少情侶都曾投訴對方「覆message不夠快」,這種即時期望也會對關係構成壓力。
不少網友認為,只要把「最後上線」時間關掉,其他人便不知你已讀不回,亦可關掉訊息通知,便不知道有新訊息。但亦有受訊息轟炸的人覺得,這些做法只屬治標不治本。
2. 工作與私人訊息混在一齊
WhatsApp的工作與私人訊息常常混在一齊,報道亦訪問了一名Magic PR公關顧問,她表示自己的生活被WhatsApp主導,用它來工作、上學和發送個人信息。為此,她改變了自己的號碼,並只把號碼給了親密的朋友和家人。
另一位受訪者是一名家庭技術和安全咨詢公司經營者,他認為,沒有人可以同時處理多項任務,WhatsApp的消息純粹是在不同的事情之間快速切換,而且每條消息都像是有人「拍拍你的肩膀,迫使你的大腦進行任務切換」。他稱這不僅讓人筋疲力盡,而且打亂了工作流程,意味著工作時間更長,質量也更低。
3. 騙案叢生
事實上,除職場訊息氾濫外,在香港,WhatsApp騙案也屢見不鮮。今年10月,金管局就曾表示近一個月收到較多涉及詐騙銀行投訴,為即時通訊騙案。此種騙案便是透過WhatsApp發送予受害者手機通訊錄中聯絡人,稱其急需錢,並可透過連結給錢。
同時,偷竊WhatsApp帳號騙案頻生,曾有網民表示收到騙徒假冒朋友發送的WhatsApp短訊,因相識多年未留意其內容,於是按其指示下發送了6位數字代號,結果即遭黑客入侵,手機資訊被盜。 其後黑客再假扮機主,向機主的親友廣發行騙短訊。還有市民早前收到「wh-WhatsApp.cc」訊息,指用戶的帳號有風險,實為黑客傳送的「釣魚短訊」。
4. 垃圾訊息多
此外,WhatsApp的垃圾訊息也是問題之一。打開Whatsapp,大多數人都有好幾個群組,但群組人數愈多,就越多垃圾訊息出現。 更又網友稱自己無故被加入不知名群組,內容不乏推銷廣告,這些幹擾訊息都容易讓工作分心。遇到這類情況,用戶經常需要自行手動離開群組。
5. 功能有限
另外,還有在廣州的港人在小紅書上分享「為什麼香港人還在用WhatsApp?」影片,細數微信比WhatsApp更好用的原因。
他指出,相較於微信,WhatsApp功能有限,微信的表情包種類多,但WhatsApp內附的貼圖選擇相對較少。此外,微信附有的付款功能,但WhatsApp並沒有內建付款功能。該網友稱在香港的支付方式只有現金、信用卡、PayMe和轉數快等幾種方式,但是微信就可以直接給錢。
資料來源:星島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