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迪跟阿民被上司委派,合作統籌公司新接的大項目,兩人各自準備好計劃書,再一起坐下來討論。不過兩人無法就項目方向詳成共識,討論了幾次都無結果,阿迪眼見即將要向上司匯報進度,又不想為了公事而跟同事爭吵,於是跟阿民說︰「是但啦!用你嗰份建議書啦!兩份建議書都各有各好。」
網上圖片
怎料到阿民反應激烈,他說︰「你咁係咩意思?係咪認為我份proposal太渣,唔想同我傾落去?」阿民認為阿迪口中的「是但」兩字帶有蔑視意味。
原來「是但」是阿迪的口頭禪,他在每次會議中,都愛以「是但」代替發表意見,他個人認為這並無特別意義,只是想讓自己顯得隨和一點,保持與同事的良好關係。不過從今次事件看到,阿迪似乎碰壁了。
網上圖片
「是但」看似灑脫,但亦帶來一份忍耐的味道。在人際交往中,各方都有應該有機會掌握主動權,可是一句「是但」就代表將主動權拱手讓人。具體來說,「是但」第一層含義是尊重,願意遵從對方意願;第二層含義是厭煩,以交出主動權來盡快結束談話,正如阿民認為阿迪想用「是但」來結束爭論;第三層含義是心有不滿或異議,但認為沒有和對方爭論的必要或籌碼,所以索性棄權;第四層含層就是不願動腦筋、不願負責的推諉之辭。
「講者無心,聽者有意」,好像阿迪習慣把「是但」掛在咀邊,都令人覺得他們過度從眾,不願意與人合作完成任務,是缺乏主見的人。不論是生活抑或工作,他們都不會受人歡迎。
網上圖片
要改變這種心理,阿迪應該學會適當地主動發表意見。他如果怕得罪同事,可在表達個人意思前,先讚賞同事提出建議的優點,再先提出個人看法,最後總結兩人方案的優點和缺點,這種回答方式既大體又客觀。如果你認為不便直接提出個人看法,可以說︰「或者再加上×××會否較好……不過,這只是我的看法,讓大家參考參考,說錯了大家請不要介意。」
美國曾有調查發現,「是但」(whatever)是他們在日常生活中最討厭聽到的詞彙,所以不論是生活抑或工作,都不要輕易說出「是但」兩字,一來能培養個人思維,也能確保你不會在眾多同事中,被無聲無息地淹沒。
有無想過轉工換換環境,立即登上 Job Market 的 Recruitment Day,看看有無心水好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