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島日報報道)第二期保就業前日截止報名,最終共有近十八萬五千份申請,僱主及自僱人士申請分別有十五萬八千和二萬六千多份申請,約有一成曾成功申請第一期的僱主未有再參與計畫。對比兩期情況,上次整體申請數目逾四十萬,今次申請數大減五成六,由於首期有大量自僱人士申請,數目近二十六萬,但當中僅四成五符合資格,料不符合資格者,今次沒有再嘗試參加。創新辦表示,已收到百佳和惠康參加第二期計畫的申請,正審視他們回饋顧客及惠贈弱勢社群的建議,並會盡早公布細節。
補貼僱主支薪的第二期保就業計畫前晚截止申請,創新辦表示,第二期計畫共有近十八萬五千份申請,包括十五萬八千名僱主及二萬六千多份自僱人士申請,其中僱主參加數目較第一期足足減少一萬個。第二期接獲的僱主申請當中,接近十四萬三千名(約百分之九十)僱主成功申請保就業計畫第一期,即約有一成僱主未有再參與計畫。
對比兩期情況,今次申請數大減五成六,主因在於自僱人士申請大減。上次有近二十六萬自僱人士申請,惟僅四成五,即十一萬六千人符合資格取得一筆過補貼。之前有工會代表已預計,不符合資格者,今次沒有再參加。政府之前曾解釋,自僱人士不獲批資助的原因,主要為不符合申請資格,如申請人並非以「自僱人士」身分開設強積金戶口,而是以僱員身分、或離職後開設的「個人帳戶」提出申請等。
隨著首輪計畫已完成大部分審批,次輪計畫申請期結束,據創新辦在九月四日的數字,已獲批的第一期工資補貼合共涉四百五十七億七千萬,佔八百一十億計畫資助額的近五成七。
政府因應百佳和惠康所受的影響較少,但又取得較多補貼,要求他們提供折扣優惠,經政府同意才批出次輪計畫申請。本報數度追問創新辦與兩大超市的商討情況,創新辦指正作溝通。而創新辦昨日首次透露,已接到兩大超市的申請,正審視他們回饋顧客及惠贈弱勢社群的建議,並會盡早公布細節。百佳和惠康則至截稿前未有回覆。
屈臣氏集團(亞洲及歐洲)行政總裁倪文玲上月底透露,初步構思本月起向低收入或獨居長者、殘疾人士送贈食品福袋,亦擬為低收入家庭發放超市現金券,項目為期三個月,受惠家庭可獲至少二百元現金券。
批發及零售界立法會議員邵家輝認為,向弱勢社群派發現金券為較簡單的做法,建議可向綜援人士及傷殘人士等派現金券。他又建議,如其他超市的生意無受影響,可效法兩大超市提供優惠,贏取信譽。資料顯示,百佳取得逾一億六千萬補貼,而牛奶有限公司獲批補貼近四億,集團旗下成員就包括惠康超級市場。
Tag clou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