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島日報報道) 反修例連串暴力示威衝突影響香港經濟,當中以運輸業界最受正面打擊。據的士業界透露,前線司機的生意正不斷下滑,當中以夜班司機的生意跌幅最大,每日收入較高峰期時大跌五成,部分司機選擇暫時離開的士業,導致司機流失潮,出現「有車無人租」的情況。業界消息指,車主為了避免持有的士空置,近期相繼大減的士租金「救亡」;現時部分的士的租金,一更僅三百多元,較高峰時期的四百多元,足足大跌約一成半。
的士業的生意一直被視為本港經濟的寒暑表,反修例引發的連串示威衝突維持長達四個月,由最初主要集中港島區的主要道路,擴散至全港多區,交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的士車行車主協會會長吳坤成表示,的士業為受影響最大的一群,因為現時衝突的區份,主要發生在油尖旺區等主要地段,因此每當發生衝突,即中斷司機主要的收入來源。
吳坤成稱,現時夜更的士的影響最大,司機收入已較以往大跌五成,而早更的士司機的收入亦累跌三成,而且司機每天工作承擔的風險較以往更高。他舉例指:「部分司機擔心因為遇上示威衝突,致車身受損或自身安全等,行內經營情況較以往困難,前線司機數量亦隨之減少。」
吳坤成特別提及,現時堵路情況愈見普及,交通意外或阻塞的機會較以往多,因應替更司機往往每星期僅上班一至兩日,每日可賺取數百元收入,因此很多替更司機寧願暫時放棄駕駛工作,以免撞車時面臨數以萬計的賠款,因此出現「減租都不願租」的情況。他稱,因應替更司機數量大減,導致全職司機一旦放假,的士就會出現空置情況,直接減少車主的收入。
吳坤成透露,司機流失率大增,加上司機承租的士時可負擔的租金大減,部分車主唯有減低租金,但目前仍出現「有車無人租」的情況。他稱,多種因素均不利的士業發展,一方面市民擔心示威情況而不願出夜街,部分婚宴等社交宴會的時間亦改為中午進行,加上旅客數量大減,全都直接減少的士司機的收入來源。
綜合的士業界市場資訊,因應現時出租的士較以往困難,車主為了避免持有的士空置,均願意減低的士租金;據悉,現時個別的士的租金,跌至一更僅逾三百元,較高峰時期的四百多元,租金大跌一成半水平。
香港的士投資產業促進會榮譽會長石國強表示,的士業界自六月以來受連串示威衝突影響,收入按月下跌,當中以夜間的士的跌幅較大,因應現時的情況,部分車主願意與租客共渡時艱,為租客提供減租方案。石國強稱,車主會將的士分為日更及夜更出租,過往每更的租金約四百二十元,即全日收入約八百多元,惟現時已有部分車主把全日收入減少一百元,即每日的租金收入約七百元,全月收入僅約兩萬元,但實際上車主全月的租金收入減少三千元。
Tag clou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