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島日報報道) 會計師雖然是專業人士,但工時長、壓力大,令不少大學畢業生卻步。中小型會計師行要聘請人手,遇到的困難自然較「四大」還大得多,有針對中小行會計師的調查指,三成六受訪者認為人力資源「非常不足」。發起調查的會計師認為,需要提升資訊科技系統,以及拓闊招聘渠道,才可以應付人手不足的問題。
由多名會計師組成的「中小微企會計師支援平台」在今年8月至9月期間進行問卷調查,以了解中小型會計師行面對的困難。調查發現,超過九成受訪者認為人力資源不足,當中有三成六更形容人手「非常不足」。人手不足或與薪酬未如理想有關,有接近七成半的受訪者認為,中小行的薪酬偏低或極度偏低。
該平台發起人、會計師吳錦華表示,會計行業給外界的印象,就是工時長以及工作辛苦,因此很多大學畢業生都不大願意入行,即使願意向會計行業發展,也是以大型的「四大」為首選。
就以他本身經營的會計師行來說,10個空缺可能只請到4個全職員工,以及3至4個兼職員工,人手可說是完全不夠。有些兼職人員即使每周只能上班一天半,也要照樣聘用。
據了解,「四大」會計師行聘請大學畢業生,起薪點在每月一萬六千元至一萬八千元之間,但吳錦華指出,中小行給予的起薪點,通常較大行低二、三千元,吸引力難免較弱。
他續稱,長遠來說,要解決人手問題,會計師公會需要向業界提供更多資訊科技的支援,把部分工序自動化以節省人手。此外,中小行亦須開拓更多的招聘渠道,例如向副學士以及IVE(香港專業教育學院)畢業生招手。他說會計業界應該和大專院校合作舉辦招聘活動,協助招聘人手。
有關調查總共訪問了453名會計業人士,當中388名為香港會計師公會會員,其餘65人持有其他會計專業團體的資格,或者在商業機構從事會計相關工作。受訪者主要是受聘於員工人數少於100人的中小型會計師行,或者是在小型的商業機構任職。
Tag clou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