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島日報報道)本港疫情疑有紓緩曙光,連續十三日破百宗確診後,昨首度回落,新增八十個案,全部為本地個案。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表示,仍要觀察多數天,才知道數字是否有下降趨勢。醫學會傳染病顧問委員會主席梁子超認為,即使個案真的有下降趨勢,下降的速度並不足以控制疫情,「除非每星期的個案跌一半。」疫情尚未受控之下,當局昨亦宣布將二人限聚令及晚市禁堂食等措施延長一周。
本地群組繼續擴大,其中Star Global直銷公司再多五人染疫。張竹君表示,經調查後發現其群組尚有多一個培訓地方,為尖沙嘴新文華中心二樓,會繼續追蹤相關個案。上水文錦渡缸瓦甫地盤亦再增一人確診,張竹君指部分人士工作期間沒有佩戴口罩,或因而有爆發情況。
確診個案回落,但張竹君表示,每日仍有數十宗源頭不明,加上個案仍很多,難以認定疫情已好轉,呼籲市民不要鬆懈。中大呼吸系統科講座教授許樹昌亦指,難以用一日的數字判斷疫情好轉,認為每日只有單位數字的確診,才可叫受控。梁子超則指,即使個案真有下降趨勢,下降的速度並不足以能控制疫情,認為至少每星期的個案跌一半,才可停止疫情蔓延。
政府昨宣布延長現行已實施的社交距離措施至下周二,當中包括晚市禁堂食、二人限聚令、強制戴口罩令及十二個表列處所須停止營業。梁子超認為,社交距離措施有用,但長期下去市民會有抗疫疲倦,經濟上亦會受頗大打擊,「疫情必須要在幾個星期內控制到,以放寬相關措施。」
另外,張竹君公布,衞生署日前核對兩名確診個案的檢測報告時出錯,令原呈陰性的兩人被誤列作確診,發現時一人仍在等候入院,一人則已送往亞博的途中,兩人將再做病毒檢測。她解釋,當時中心職員誤以為化驗所整疊報告均是呈陽性,故誤將兩人當為確診者,承認事件中職員看報告時未有看清楚,「可能心理上覺得初步確診大部分都會確診」,直至安排入院時查閱附帶報告才發現出錯。她表示,當局會檢討流程並謹慎查閱報告,並就相關事件致歉。
昨再有三名確診者離世,當中包括一名已危殆多月的七十五歲婆婆,累計共三十八名確診病人離世。
Tag clou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