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Career News > 大學畢業生4000元實習
大學畢業生4000元實習
(2月26日訊)面對金融海嘯打擊,昨天發表的預算案以「保就業」作為重點,預留十六億一千一百萬元創造六萬二千個職位,其中以四千名額的大學生實習計畫,成為重頭戲。政府將資助本地僱主以二千元聘請一名實習生,僱主只須同等支付至少二千元;但到內地實習則資助三千元,無規定僱主支付工資。財政司司長曾俊華不擔心四千元成為大學生薪酬的指標,並呼籲大學生不要斤斤計較。

  為保人人有工開,曾俊華在預算案中,公布新年度撥款十六億一千一百萬元,在八個政策局及部門開創近六萬二千個職位,為期一年至三年。他並指出,若連同特首早前公布的六萬多個職位,港府整體創造的就業數字高達十二萬,加上日常十四萬培訓機會,「我相信對我們面對的就業問題一定有幫助」。

  新計畫中最矚目的,是政府斥資一億四千萬元,與大學資助委員會資助院校、自資大學及香港中國企業協會合推的「大學畢業生實習計畫」,預計可開創四千個大學實習生空缺,本地佔三千個,內地則佔一千個。其中,在港工作的實習生,政府會資助二千元,內地實習生則資助三千元。消息人士解釋,內地實習津貼額較多,因要應付內地生活費、交通費及住宿開支。

  資助模式方面,僱主須先墊支付薪,其後憑每月糧單向政府申領每人二千元資助。本港實習生必須獲全面僱傭保障,內地實習生礙於內地法規限制,不能無經驗而獲工作證件,勞工處 會為內地生「包底」集體投購意外、醫療保險、個人損失及招致其他損失保險額五百萬至一千萬元不等。

  整個計畫涵蓋去年及今年畢業的本地及海外學成歸來大學生,勞工處五月展開首輪搜羅僱主空缺後,七月正式推出。

  根據計畫,本地僱主須付出二千元薪酬,但政府消息人士強調,政府會鼓勵僱主付出更多,讓大學生薪酬不會淪落至四千元。而且勞工處會密切監察僱主,不可藉聘請大學生而裁走現有員工,當接投訴即派員徹查;又強調不會將近月先後大裁員的大企業踢出計畫外。

  曾俊華昨日強調,為大學生提供實習培訓,讓學生未找到工作前,可體驗工作情況,或到內地企業實習,長遠而言對大學生是好事,希望大學生不要斤斤計較,即使沒有薪酬亦應嘗試。

  各院校均對當局協助大學畢業生就業及升學的措施表示歡迎,浸會大學 就業輔導中心主任黃志添表示,計畫為大學畢業生提供多一個就業渠道。香港大學 就業總監陳秉光則呼籲,大學生不應只看實習薪金,「累積了經驗,待經濟轉好後,他們自然能獲得較好的待遇。」

  商界就批評政府出手太低,香港總商會 總裁方志偉相信,大部分企業只會給大學生四千元薪酬,強調僱主既然只需支付二千元,必不會高出這水平,他更諷刺政府如資助額愈大,鼓勵企業聘大學生才更有效。

  香港中小型企業聯合會主席劉達邦指,大部分中小企已凍結聘人,如無需要,也不會參加領取政府資助,而且計畫只會令大企業更着數,可以廉價成本聘請到大學生,相反中小企的成本比例較大。

  匯智才駿國際顧問公司總裁李彥樺指,實習生計畫勢必拉低今年大學生普遍入職薪酬,淪落至四千元,較市場估計六千元起薪點更低,成廉價勞工當見習的職位。

(本文摘自星島日報)




Posted on 26 Feb 2009.

Tag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