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Career News > 尋可持續途徑消除老師顧慮
尋可持續途徑消除老師顧慮
(9月16日訊)教育局局長孫明揚表示,明白校長和老師因未來適齡中學學生人數減少,而對工作的前景產生憂慮;當局今學年起每年動用14億元,逐步降低每班的派位和開班人數,致力保障教師就業機會。


他指出,這項措施雖然把適齡中學生人數下降所帶來的影響減至最低,但由於政府的資源並非無窮無盡,會繼續與教育界同工共同去尋求可持續的途徑,盡量消除學校和老師的顧慮。


孫明揚在香港電台發表《香港家書》時說,在未來1年,會與和教育界共同向社會各界詳細介紹新高中學制背後的理念,務求令新學制得以順利落實。


加強小學英語教學


談及學生語言水平時,他表示,現正檢視多年來提升學生英語水平措施的成效,研究改善措施,特別是如何加強小學的英語教學,令學生奠定良好的基礎。


當局正積極和持份者探討微調教學語言政策的方案,期望在現有政策的框架下,以保障學生有效學習為大前提,讓學校有更大彈性選用合適的教學語言。


他指出,學校須按3項客觀的準則來決定教學語言的安排:即學生的能力、教師能力及支援措施。學校也要向教育局及家長解釋其教學語言的執行細節。


制訂合適監察機制


政府會制訂合適的監察機制,亦計劃為採用以英語授課的學科教師,提供培訓及專業支援,幫助他們提升用英語教學的策略和能力,確保良好的教學質素。


孫明揚表示,會就細節和持分者進行詳細討論,並期望,大家繼續從不同的角度深入探討各項的方案,共同攜手找出最符合社會、業界、家長和學生利益的方案。


(文摘自香港政府新聞網)
Posted on 16 Sep 2008.

Tag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