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前,大灣區受益於區域間的交通便利、經濟一體化和人文聯繫,形成了一種人口流動的獨特模式,已經形成了一個巨大的經濟和社會網路,提供了充足的經濟文化活動和行業人才交流機會。兩地的人才交流日益頻繁,很大程度上促進了大灣區內部的技術創新和經濟增長。
當疫情爆發後,這個模式受到了強烈的衝擊。為了控制病毒的傳播,大灣區的城市開始實施嚴格的出入境管控政策。這一變化對大灣區內的日常生活產生了明顯的影響。由於出入境限制,大家都不得不調整或中止他們到大灣區的工作、學習和生活計畫。一些依賴於跨境活動的行業,如旅遊、零售和服務業,也遭受了嚴重打擊。此外,由於人員流動減少,大灣區內部的資源配置效率也受到一定影響。 在疫情期間,由於人才和勞動力的流動受限,一些關鍵的經濟領域和產業鏈開始出現瓶頸,影響了整個區域的生產力和經濟增長。此外,出入境限制還對大灣區的進出口貿易也造成了重大影響,進一步削弱了經濟活動。隨着疫情放緩後國際貿易的逐漸恢復,進出口活動穩步增加。這將為大灣區帶來更多的經濟機遇,提高整體的經濟活動活力。一些新的商業模式和趨勢已經開始形成和逐漸成熟,例如遠端工作、綫上購物、綫上教育和綫上交流可能會使得人才交流變得更加靈活和高效。這些新的商業模式和趨勢可能會持續發展,甚至會成為推動大灣區經濟發展的新動力。同時,疫情也可能讓大灣區的各個城市更加認識到人才交流的重要性,從而採取更多的措施來吸引和留住人才。
隨着今年管控放開後,大灣區的出入境限制逐漸放寬,各行各業人員流動已經「爆發式」恢復,這將有助於促進經濟的復甦。大家還記得疫情時從香港去大灣區要經歷隔離從最初的十四天,到之後的二十一天,甚至曾經要「21+7」才可去其他省份嗎?疫情後,我們看到內地的交通已全面開放,檢測要求也從開始的核酸驗測及核酸驗測健康碼申報,到年初的只做快速測試及出入境健康申報。
近期,我們可以觀察到政府機構、大灣區的企業甚至內地不同的地方都積極在香港尋找合作夥伴,包括資歷互認及年輕人往內地就學及工作的機會。這個互動不會是短期的計畫,而是一種長遠的互利合作關係。我建議大家不論是否有計畫到大灣區長期發展,都應該把握這個時機到訪大灣區看看這三年來的變化,再規劃一個最適合自己的發展藍圖。
撰文:李浩華(Daniel)
現任香港德國萊茵技術監護顧問股份有限公司大中華區人力資源副總裁及香港公司執行董事。現為香港人才管理協會會長。曾在多家全球500強跨國公司擔任各種管理職位超過三十多年。李先生同時身兼人力資源、商管主題的內外部培訓導師。擁有中國法學碩士、工商管理碩士、香港公司治理公會「特許秘書」及「公司治理師」。他一向樂於分享與傳承多年職場經驗與工作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