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島日報報道) 反修例衝突持續四個月,本港經濟亦出現下滑。去年經濟增長達百分之三,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邱騰華昨日指,今年首兩季經濟增長接近零,本月旅客人數按年少一半,預計下半年和明年初的經濟市道都會較差。有立法會議員指部分企業生意額跌幅近七至八成,出現「攬炒」情況,有議員建議政府派發消費券,鼓勵市民本土消費。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邱騰華昨日在立法會經濟事務委員會就《施政報告》作出簡報,他提到今年六月反修例風波開始至今,部分行業生意下降兩至三成,而本月訪港旅客較去年同期少一半,估計今年下半年至明年初的經濟會更差,正研究鼓勵本地遊措施,包括研究鼓勵本地組織營辦類似旅行團的措施。他又說,現金獎勵並非唯一支持旅遊業界的方式,旅遊業界打擊很大,政府只能調動有限資源應對。他又指中美貿易戰影響外圍經濟,本港今年頭兩季經濟增長接近零。
批發及零售界議員邵家輝指,部分企業生意跌幅達七至八成,開始出現「攬炒」情況,零售業界存在很大壓力,要求政府加大擔保額及提供電費及煤氣費等雜費補貼。零售管理協會主席謝邱安儀昨在電台節目引述餐飲業界指出,早前約有一百間食肆結業,至近月已有近三百間食肆結業,估計結業情況將會持續,街鋪空置率會一直上升,社會亦會出現裁員潮。她表示,衣物、鞋類和珠寶首飾等行業,近期生意至少跌三成,而在遊行示威區的店鋪,生意更跌近七至八成。
議會陣線毛孟靜及金融界議員陳振英都認同派發消費券,振興本土消費。不過邱騰華指,消費券涉及龐大公帑,要思考直接派錢能否解決問題。
航運交通界立法會議員易志明亦指,機管局早前承諾業界提供額外支援措施,但至今仍未公布,希望政府促請當局減收空運貨站處理費;旅遊界議員姚思榮亦希望機管局減免商戶半年租金。運房局局長陳帆回應稱,機管局已盡力提供協助,短期措施會補貼逾六千隻商用船驗船費涉款一千六百五十萬元。
Tag clou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