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島日報報道)中美貿易戰緩和反拖累本港進出口表現,上月出口貨值急挫9%,是連跌八個月以來表現最差,進口亦跌7.5%,兩項數據均遠遜於市場預期。分析認為,去年貿易戰開打加快廠商出貨,在今年高基數效應及生產線轉移雙重打擊下,以致進出口表現逾三年最差。
統計處公布上月進出口貨值雙雙下跌,出口貨值按年跌9%,至3096億元,遠低於預期的跌2.4%;出口亦下跌7.5%,至3648億元,亦差過預期的4.3%。總結上半年,出口貨值共跌3.6%,進口跌4.5%,錄得有形貿易逆差2442億元,相等於進口貨值的11.4%。
上月出口往亞洲的整體貨值下跌8.4%,特別是泰國跌13.6%,內地跌10.6%、韓國減8.4%。但輸往菲律賓及台灣則有強勁升幅,分別增33.2%和13.9%,分析料兩地成為上月遷移生產線的受惠地區。至於多個主要供應地的進口量亦大幅下跌,尤以韓國最嚴重,挫20.7%、新加坡跌20%、馬來西亞跌18.7%、泰國亦跌14.7%。
若以貨品種類劃分,今年上半年「辦公室機器和自動資料處理儀器」的出口貨值跌最多,減少13.8%,至300億元,其次是「電動機械、儀器和用具及零件」減3.7%至274億元。
上海商業銀行研究部主管林俊泓認為,隨著貿戰氣氛開始緩和,令廠商不急於出貨,反而推低上月表現,其中整個亞洲地區的電子貿易放緩,身為主要轉口港的香港因而受累。他預計,由於歐美經濟動力減慢,消費意欲下降,未來兩三個月的出口貨值還會再跌3至6%。
付貨人委員會執行總幹事何立基則表示,上月進出口大跌,主要是去年7月美國正式向中國徵收關稅,令出口商在6月加緊出貨,令同期的基數較高;同時中美貿易戰令生產線遷移,近期廠商已陸續完成搬廠部署,他說:「舊年會先將定單發出去,做監察、品質管制,之後就去嗰度設廠、投資,前後差唔多一年。」他又解釋,進口是領先指標,意味原材料需求有所下降,反映出口會繼續疲弱,特別是電子貨品。但以他觀察,今個月至今出口表現稍現轉機,或不會進一步惡化。
政府發言人表示,環球經濟偏軟、中美貿易摩擦及其他外圍發展不確定,將繼續制約本港商品出口表現,會繼續保持警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