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迎來大學畢業生搵工季節,香港人找工作,大多是上網、看報紙,又或者由熟人介紹,外國人又是如何搵工呢?魯賓遜最近讀了一篇文章,講述外國人是如何找工作,讀來也很有趣,就跟大家分享一下。
英國人︰信小報不知大報
英國報紙出版量多,但一般人認為大報刊登的招聘職位成功率不高,因為同一個職位隨時有幾千人,甚至過萬人競爭。與其機會如此渺茫,他們寧願選擇小報的招聘信息,貪圖有較高求職成功率。
法國人︰「團體求職」受歡迎
在法國,大學往往通過媒體發布團體求職廣告,即是透過介紹某個班級的畢業生學習情況,希望吸引僱主眼球。一些小公司申請破產或被其他公司吞併前,亦會以類似方式發布消息,為公司員工尋求出路。
這種「團體求職」很受企業歡迎,因為能減少人事部工作量,他們只要在團隊中隨機抽出幾名求職者面試,如果結果滿意就整個工作團隊「埋班」。團隊穩定和凝聚力是吸引僱主的另一優勢,它能減少團隊成員磨合時間,節省管理成本。
澳洲人︰落選都寫感謝信
見工不是次次都成功,在澳洲,很多求職者不獲聘都會寫感謝信,感謝僱主給予面試機會,讓他們增添了求職經驗。這既體現求職者禮貌,同時亦為自己預留機會,表明自己仍有誠意到這間公司工作。很多公司都會保留落選者履歷,日後再需要人才時,那些寫有感謝信的人往往是首選之列。
美國人︰求職先傾遣散費
美國人實在太懂得未雨綢繆,他們求職時已為自己留下後路,未簽合同就先談清楚遣散費如何計算。他們在面試時會將遣散費、連同工資、假期等求利,列為關鍵談判內容。美國當地有調查發現,六成求職者認為,面試時傾清楚遣散費「十分重要」。
加拿大人︰為工作預先增值
加拿大就業率很高,但為了得到更理想的職位和薪金,他們都喜歡跳槽。為了獲得心儀職位,他們往往先了解職位要求,再針對性報讀課程增值,等到自己獲得相應證書或資歷,再去應聘心儀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