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早前成立三百億防疫抗疫基金,將可惠及建造業、食物業及藝術文化界等多個行業,惟業內不少邊緣工種未能受惠其中。建造業內的工程機械從業員近期工作量及收入減少,惟因出入時使用車閘、工程判上判,無出勤拍卡記錄將無法獲得資助,大歎「同行業唔同命」。舞台劇界因演出場地關閉、學校停課,失去主要收入,業界直言行業經已癱瘓,即使受基金補貼資助,仍難填補前期製作經費。酒樓食肆生意受挫,單方面向食材等供應商提出八折找數,致供應商財政壓力百上加斤。
新冠肺炎肆虐,政府上月底通過三百億防疫抗疫基金,向受疫情重創的企業提供支援,冀望可撐企業保就業,惟建造業、食物業及藝術文化界等受助行業均見「同行業唔同命」,有行內人士坦言因各項條款而不可「分餅仔」。
香港建造業總工會日前指出,約二十四萬工友因承辦商沒有設置拍卡機記錄出勤,無法申請一千五百元抗疫補助金。
泥頭車進出不用拍卡
香港建造業總工會日前指出,約二十四萬工友因承辦商沒有設置拍卡機記錄出勤,無法申請一千五百元抗疫補助金,但泥頭車司機林先生倍覺無奈,全因他每日取道車閘進出地盤六至八次,非全日待在地盤工作,一直只須出示平安卡予地盤警衞或監督人員,不必拍卡記錄出勤,「天天在地盤工作,但到自己有需要時才發現資助沒我份。」
砂石車司機朱先生日常駕車來回地盤及石礦場,也是入閘出示平安卡即可,「我公司三十多位司機都不能申請補助,一千五百元雖不多,但這樣對我們太不公平。」他直言,早前內地石礦場停產導致地盤被逼停工兩周,工廠復工後的石礦供應仍未回復正常水平,故其工作量及收入大跌約八成,加上供車壓力,未知可否撐到疫情完結。
工程機械相關從業員約有五、六千人,加上其他無出勤記錄的工程顧問、機械租賃商,受影響疫症的上游業界眾多,卻無一受惠。
工程機械僱員無一受惠
跟進工程機械從業員求助個案的香港工程機械專業人員協會秘書楊展滔指,該會聯同非道路移動機械協會,已接獲近二百名業界人士反映未能申領補助,除了工程機械車司機,公司規模只得十餘人的中小型公司面臨類似困局,因他們為工程「判上判」的其中一項小工序的分包商,「蚊型分包商最多只得合約、商業票據或強積金供款記錄,不似其他工人般登記掌紋資料記錄考勤。」
楊展滔稱,工程機械相關從業員約有五、六千人,加上其他無出勤記錄的工程顧問、機械租賃商,受影響疫症的上游業界眾多,卻無一受惠,故兩個協會上周已發信予發展局、建造業議會及立法會工程界議員反映問題,目前將繼續收集個案資料,擬於下星期再發信求助,他坦言若不獲回應,業界有計畫發起聯合行動表達訴求,以示不滿。
自一月下旬康樂及文化事務署暫停開放劇院,加上學校延遲復課,舞台劇界的經營情況雪上加霜。香港舞台藝術從業員工會的調查報告顯示,本港舞台業界逾八成人為自由身工作者,近六成人因演出取消而手停口停,財政狀況只能支撐一至兩個月。
楊秉基歎言,劇團雖已多向發展,演出以外也跟學校合作及內地辦戲劇工作坊,但如今已無任何工作,目前只可靠國際網絡,讓團員到外國巡迴演出。
舞台製作費昂 補助作用微
防疫抗疫基金支援下,藝術文化界獲撥款一億五千萬元,每個藝團最高可獲八萬元資助,並向自由藝術工作者發放每人上限為七千五百元的津貼,但舞台藝術界抗疫援助關注組成員胡俊謙直言,政府關閉演出場地切斷藝文界收入來源,補助金額與業界損失相比只是杯水車薪,以大部分獲資助的中型藝團為例,製作費數以十萬計,單是前期布景製作已達十多萬元,「藝團欠缺票房收入,但排練場地租金要照交。」
從事布景製作的張先生(化名)稱,演出場地關閉,部分製作未能完成,導致原有資助不獲發放,慶幸演出取消前,他收到合約寫明的第一期薪酬。但他知悉,從事音響製作的同業已被要求半薪出糧,未來數月亦不獲超時工作津貼,「行內九成人的工作都已癱瘓。」
劇場演出以外,到校戲劇教育及學校巡演亦是業界的主要收入來源,獨立劇團「好戲量」藝術總監楊秉基指出,每年二月是戲劇界收入高峰期,不少從業員為學校戲劇節作排戲訓練,惟學校停課,數月前已開始的戲劇排練被取消,從業員收入幾近「歸零」。
楊秉基歎言,劇團雖已多向發展,演出以外也跟學校合作及內地辦戲劇工作坊,但如今已無任何工作,目前只可靠國際網絡,讓團員到外國巡迴演出。胡俊謙憂慮,本港舞台藝術生態持續惡化,從業員將被逼轉行,導致人才流失,對本港藝文界造成衝擊。
因早前有連鎖餐飲集團率先單方面向供應商提出八折找數,其後各大規模的餐廳「跟風」要求七、八折繳付貨款。
食材八折找數吃黃連
防疫抗疫基金約有三十七億資助飲食業,但食材供應商不獲資助。近日多個供應商跟香港餐飲聯業協會會長黃家和大吐苦水,指其窘況跟食肆有過之而無不及,因早前有連鎖餐飲集團率先單方面向供應商提出八折找數,其後各大規模的餐廳「跟風」要求七、八折繳付貨款,「若八折找數,供應商的毛利已不到兩成,但聽過最過分的例子竟要求三折找數,這根本不可能,但買家的態度愛理不理,也不怕供應商報警控告他,故業界很頭痛。」
黃家和表示,規模較小的供應商及食肆較願意有商有量,最終協商各讓一步以「良心價」九折找數,但供應商的經營情況仍令人擔憂,多於十家公司已於最近兩個月結業,當中以專營酒樓食材供應的商家面臨最大危機,「一月有多於一百家食肆停業,當中十家已結業,二月則有約一百八十家停業,當中近兩成結業,可想而知供應商的生意也不會好。」
資料來源:星島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