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島日報報道)疫情重創經濟,百業蕭條,正進行檢討的最低工資,預料會出現自一一年實施以來的凍結。據悉,負責檢討最低工資水平的最低工資委員會經過開會,勞資雙方未能收窄分歧並達成共識,勞方要求由現時的三十七元五角加至四十元或以上,以追回通脹,但資方認為經濟不景不應上調。委員會正草擬報告,下月底前提交並由政府作最終決定。有關消息在昨日傳出後,勞工界都反對凍結,指現時僅兩萬多人領取最低工資,認為應協助最基層市民。
最低工資自二〇一一年實施以來,每「兩年一檢」的過程中,過去四次檢討都有上調二至三元,加幅介乎百分之六至八,現時為三十七元五角,而政府統計處最新數字顯示,去年有約二萬一千多人領取三十七元五角的時薪。不過,今年的檢討早於公眾諮詢階段,因遇上實施以及檢討期內經濟最差的環境,早已不被看好可再上調。
據了解,最低工資委員會經過數次開會討論,勞資雙方交着未能達成共識,勞方要求由三十七元五角加至四十元或以上,即使加上滯後的最低工資仍追不上物價升幅。而資方則認為經歷社運和疫情打擊,各行業都受影響,有委員認為應凍結於現時水平,甚至有人認為有下調空間。由於討論未有成果,曾有委員建議象徵性地加五角至三十八元,冀有一致意見,但勞方並未接受。
據悉,委員會將草擬報告,為首次沒有共識,並於下月底前提交政府作最後決定,在多數意見認為要凍結的情況下,預計最低工資水平將首次維持不變,即一九年至二三年間或維持三十七元五角。
前任低資會委員,工聯會理事長黃國表示兩年通脹合計百分之四點八,對於維持凍薪感到「好難接受」,指凍薪只會進一步打擊基層的購買力。勞聯秘書長周小松同樣認為不應凍薪,他表示現時僅二萬多人領取最低工資,而食肆等時薪已高於最低工資,認為上調不會出現漣漪效應。他認為政府應做得更多,如於委員會內、外游說和促成溝通。
職工盟主席吳敏兒表示,最低工資「兩年一檢」數字已有滯後,領取最低工資的工友已是「低人工」,如若凍薪為變相削減購買力。清潔工人職工會組織幹事梁芷茵又指,領取最低工資者包括私人住宅大廈的清潔工,凍結最低工資會使他們的生活更艱苦,她促請政府聽取勞方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