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愛時裝的Vivien,自小夢想成為時裝設計師,在大公司工作數年後,藝術的基因,令她不甘只作「齒輪」。三年前她在港創立品牌「Rising Lotus」,設計女性瑜伽運動服,由網店、擺攤,到去年於中環荷李活道設立地鋪,漸入佳境。不過,公司上下都由她一腳踢,最享受的設計工作,投入時間愈來愈少。縱然如此,她亦不後悔,「見到有人着住自己設計的衫,是很開心的事。」
跟不少有意投身藝術工作的人一樣,Vivien自小沉醉於畫畫,別人畫人畫景,她偏愛畫衫。後來她知道,有一份工名叫時裝設計師,職責就是畫衫,她於是以此為目標,並於美國洛杉機奧蒂斯藝術設計學院修讀時裝設計藝術學士,畢業後先後於Abercrombie & Fitch,Mayarya擔任設計師。 累積一定經驗後,Vivien想成立設計品牌的衝動,愈來愈強烈,熱愛瑜伽運動的她,發現本港的女性瑜伽服以國際運動品牌為主,缺乏時裝設計元素較強的服裝選擇,「運動品牌以出售男性運動衫為主,瑜伽在香港已成潮流,我相信瑜伽服有一定市場。」
一個人到廈門「睇廠」
Vivien於是在2016年辭職,一邊在薩凡納藝術設計大學(香港)修讀奢侈品與時裝管理碩士,一邊創業。由品牌Rising Lotus成立,並正式出售自家設計瑜伽服,中間足足花上一整年時間,其中最大困難,不是因為Vivien缺乏設計靈感,而是商標註冊、尋找布料供應商及製衣廠等的細節上。為尋找質素高的布料,她不斷參加貿易展覽,與廠家打關係;為了解製衣廠質量監控,更試過一個人到廈門的偏僻地區「睇廠」。她現在回想起,也笑言自己太勇,「我第一次去廈門,之前未見過廠房的人,卻夠膽坐上他們的車,花一小時車程,去一個我也不知在哪裏的地方。」
與內地夥伴北拓市場
直至2017年,萬事俱備,Vivien起初設立網頁及Instagram,靠人際關係網絡,將產品相片慢慢傳開,並不斷參加不同機構舉辦的期間限定店,主打年輕女性市場。用了大半年時間,終於有一班穩定客源,但過程她發現,不少客人想試上身後才購買。即使香港地鋪租金昂貴,但為了進一步發展,她不得不思考開鋪的問題。此時,她在一次期間限定店中,認識一位首飾設計師,發現兩人不止理念相近,主打客群亦相似,於是她們在去年中租下荷李活道地鋪。
雖然有夥伴平分租金及人工開支,但開鋪的決定,可說是「一闊三大」。Vivien也笑言,創業三年間,「每日都有新問題,從未覺得公司運作順暢」,因為她要處理的,不單止是設計一件衫,更要了解市場競爭者的定價及走向、生產流程、倉儲及銷售等細節,「我現在只有一成的時間做設計。」 創業過程辛苦,但Vivien並不後悔,「見到有人着住自己設計的衫,是很開心的事。」她為了確保設計水準,在構思新系列時,會將整個星期騰空,只專注於設計工作,「我希望一年最少推出兩個系列。」不過,她坦言香港市場有限,最近正與內地夥伴合作,嘗試打入內地市場。
創業秘笈
增會員制 加強網上宣傳
瑜伽服針對小眾市場,城大市場營銷學系高級特任講師譚桂常認為,Rising Lotus屬自家設計品牌,具獨特性,有力突圍而出,惟門市位處荷李活道,人流不足,須利用網上宣傳,吸引顧客前來購買。他建議增加會員制,讓顧客分享瑜伽心得,增加對品牌的忠誠。 在開拓內地市場方面,Vivien正考慮與內地瑜伽館合作,通過瑜伽導師出售產品。譚桂常稱讚Vivien了解中港市場分別,採取完全不同的銷售策略,並鼓勵她盡快在內地成立團隊,與瑜伽館討論銷售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