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推動數碼轉型已是不爭的事實,並伸展到各行各業,因此任何企業要成功發展都不能忽略以人為本的概念,要提升科技應用去增加員工工作效率,令他們能夠在任何地點都能夠繼續工作。當工作變得更流動時,自然減少折騰來回辦公室的時間,從而提升生產力。此外,企業的系統必須配合員工的工作流程,亦要有良好的用戶體驗去支持。
去年Google發表了《智慧數碼城市白皮書》最終版(《白皮書》),研究指出要推動智慧數碼城市發展,政策制定者、企業、中小企及消費者都要出一分力,以開放態度積極合作,推動惠及大眾的創新科技發展。香港企業及中小企均意識到數碼轉型對其業務的重要性,前者積極增加在數碼項目方面的投資,後者亦加快數碼轉型的步伐。除基本的數碼項目,有30%本地企業亦積極考慮採納人工智能及機器學習技術。
常言道:「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要推動本地數碼轉型便需要一套完善的人才培訓政策,才能創造競爭能力,應付科技相關未來的需要。《白皮書》指出,本港多達64%企業及51%中小企業反映,在聘請具STEM知識的人才方面遇到困難,只有12%的企業相信香港善於培育科技人才。另外,瑞士洛桑管理學院去年發表的《世界數碼競爭力排名》報告亦指,本港在對未來的準備程度僅名列第二十四位,其他範疇如商業靈活性及科技融入程度亦然。
唯一令人鼓舞的是《白皮書》顯示香港市民渴求知識,81%的受訪者希望學習最新科技知識,當中包括機器學習和人工智能(40%)和數據分析(37%)。
面對同樣問題的新加坡,推出了SkillsFuture計畫,每名年滿二十五歲的公民可先獲資助五百新加坡元報讀政府認證課程(包括ICT課程)加緊培訓員工科技應用技能;又成立的數碼辦事處(SG Digital Office),招募一千位數碼大使,協助小販及長者使用數碼工具,未來目標是接觸十萬名長者,教他們上網購物及透過智能手機應用程式與朋友、家人聯絡。這些措施,實在很值得特區政府借鑑。
撰文:梁偉峰
擁有工商管理博士及三個碩士學位,從事資訊科技超過三十年,現為香港理工大學專業進修學院講師及課程總監、香港零售科技商會副會長、香港互聯網論壇副會長、亞洲域名爭議解決中心專家名冊成員、香港調解資歷評審協會認可綜合調解員、英國特許仲裁學會(東亞分會)委員、學術及職業資歷評審局學科專家、香港、新加坡及英國電腦學會資深會員、英國特許市務學會資深會員、國際扶輪3450區中環海濱扶輪社創社社長。
電郵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