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持續不斷的疫情,各行各業均受到嚴重衝擊,而零售業可謂首當其衝,不少公司業績跌至前所未有的新低點。面對沒有退路的情況下,它們只能逆境求存,而開源節流是必然的策略;然而,節流方案始終不能無止境地進行,開源方案才是長遠的策略。
要開源,便需要擴大客戶群,若然有策略性的生意夥伴便更好──只要共用一個綜合式流動應用程式(App),客戶透過消費換取積分,為未來消費作支付,情況就如早前牛奶公司集團推出專屬獎賞計畫「yuu」,覆蓋旗下超過十個品牌,包括惠康、萬寧、7-Eleven、IKEA、KFC、Pizza Hut、PHD等,讓顧客透過應用程式統一賺積分;如將積分用戶口綁定了恒生enJoy信用卡,更可獲三至四倍yuu積分(以往個別品牌如萬寧的會員卡已經停用,其積分將轉至「yuu」。)
這個獎賞計畫透過積分及優惠,令客戶持續在流動程式下消費,更重要的是能夠分析其顧客群的消費喜好及行為,大概是明白到「沒有數據就沒有未來」的道理。
由於疫情已經成為推動零售格局變化的催化劑,並對各種零售模式產生不同影響。傳統依賴實體店的零售商已經受到重大衝擊,加上網上商店的交易量已不斷上升,不斷吸納新客戶。在這個嚴峻的環境下,零售商需要重新審視經營模式, 以便更有效地將採購、物流、客戶互動和綫上綫下產品銷售連結。至於網購模式, 是其中一個需要深思熟慮的範疇,主要是特定電商的消費模式及整體消費模式, 前者可由網購平台或商品網站的後台得知數據,了解自身業務的經營現況;後者則可以透過權威機構取得,從而了解電子商務的整體市場趨勢。透過數據並加以深入分析,有助推算出未來電商經營的方向。筆者深信,科技能夠協助零售商逆境而行,甚至奠定未來策略的發展方向。
撰文:梁偉峰
擁有工商管理博士及三個碩士學位,從事資訊科技超過三十年,現為香港理工大學專業進修學院講師及課程總監、香港零售科技商會副會長、香港互聯網論壇副會長、亞洲域名爭議解決中心專家名冊成員、香港調解資歷評審協會認可綜合調解員、英國特許仲裁學會(東亞分會)委員、學術及職業資歷評審局學科專家、香港、新加坡及英國電腦學會資深會員、英國特許市務學會資深會員、國際扶輪3450區中環海濱扶輪社創社社長。
電郵地址:[email protected]
![yuu透過積分及優惠,令客戶持續在流動程式下消費,更重要的是能夠分析其顧客群的消費喜好及行為。](/JM2image/JM2images_old/magazine/ARTICLE_20201106110313773.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