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後張文善覺得自己自小已註定做飲食業,他十六歲開始在Cafe做暑期工,之後多年無停手在飲食界打滾。大半年前,他覺得準備夠了,決定耗盡家財,着手籌備一半是茶記,一半是Cafe的華安冰室,大打中檔客市場。第一次開餐廳,他沒大事宣傳,也不搞噱頭,只是選擇在租金較低的沙咀道營業,期望有更多時間,慢慢做好食物質素留住街坊客。開業半年,餐廳微蝕,張文善卻一臉樂觀,又定下兩三個月後便能收支平衡的目標,「問題是用來解決的。」
華安冰室一共二千呎,一半茶記,一半Cafe,間隔闊落,主打中檔客市場,問到張文善何以如此有「諗頭」融合中西色彩,他直說「無㗎,無刻意咁做㗎,只是當時見到這個鋪位,靈光一閃覺得可以這樣做。」茶記那邊主打「大髀餐」,張文善說用的是美國靚髀,雖然來貨價較內地和巴西髀貴三四成,但贏在大隻肉嫩,客人必定「食過翻尋味」;Cafe那邊則賣常見的沙律、三文治等套餐,售價約為七八十元,「附近無這種Cafe,客人過來會坐得舒服。」
做過連鎖飲食 愛廉價滿足餐
客人舒服,可是張文善的工作並不舒服。訪問期間,張一直都在「半工作」,客人來了,他見夥計未到,自己會先走去招呼,夥計也不時過來問老闆問題,如熱水爐要不要扔掉,張文善從沒有露出不耐煩或者累了的樣子,反而經常笑面迎人,皆因開餐廳圓了自己的夢。
才三十多歲的張文善,原來小時候已經有開餐廳的夢想,更形容自己「整定」做這行,「見到人食嘢開心,我就會跟住好開心。」他喜歡的是廉價的「Comfort food」,一碗白飯、一條芝士腸,已經夠他「身心舒暢」。
他公屋出身,跟着做三行的爺爺長大,學會只要靠一雙手,便甚麼都能撐過去。十六歲那年,張文善已經自覺要靠自己的手養活自己,開始去Cafe做暑期工,及後無停手,涉獵過學校餐飲供應、連鎖飲食業等。提到他的工作史,他一面興奮和笑意:「愈細識我的朋友,愈清楚我是工作狂,我可以一周做七日,每日十多小時,愈做愈興奮。」
棄宣傳 以質素吸客
開華安冰室不是張文善首次創業,七、八年前,他開過餐飲業的人力培訓公司,又辦過餐飲供應商,工作多年儲了三百萬元,都是為了今次「盡地一煲」。他直指舊公司現在已經幾乎無做生意,但每月仍要花數萬元租金和其他行政成本以營運。此外,開餐廳老闆也有風險,但為了理想,他仍說:「我無猶豫,無掙扎。」
華安冰室開業至今,並無大事宣傳,也無搞噱頭吸客,違反了在香港開餐廳的「常識」,至今也微蝕,記者不禁問張文善是否打算「佛系」做生意,等緣分到才賺錢?他哈哈大笑,「是嗎?我當然答你不是啦,但我寧願先做好食物質素和服務,才穩定地吸引人過來,好過別人來到發覺我們不好。」
事實上,餐廳開業首日,只有幾個客,但張文善為了保持食物新鮮,堅持日日換新料;為了靠口碑慢慢吸引客人,他又故意在沙咀道的二綫民生地段開鋪,用有限的「彈藥」,打最持久的「戰爭」,「我們這裏勉強可以說是荒蕪之地,只能做街坊和公司客生意,預咗要守好耐,但租金平隔籬較旺的眾安街一截,有時間慢慢做好 …… 總好過『澎』一聲彈起,卻後勁不繼。」
創業秘笈
推會員制 做盡早午晚三餐
華安冰室吸引客人的主要方法,是用食物質素取勝,城大市場營銷學系高級特任講師譚桂常卻認為,冰室的餐單不算特別,要留住客人並不容易,「餐廳仔或者可以靠口碑慢慢做,但二千呎,月租近十萬元的地鋪就不行了。」
他坦言在二綫民生地段開餐廳,人流一定少,餐廳一定要出盡法寶,「盡做」街坊早午晚三餐生意,才能殺出血路,建議華安冰室推出會員制,「如果做會員後有折扣優惠,帶朋友來吃飯又有得平,客人可能會多些。」他又表示,四十多元一個套餐,其實已經是大家樂、大快活的午餐價錢,故華安冰室食物定價不算低,惟有多推優惠與附近食肆打價格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