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政府投入更多資源在大型醫療器械上,亦有多所大學相繼開辦生物醫學工程課程培育人才,反映社會對具備相關背景的專才需求殷切。有生物醫學工程初創公司期望,短期內增聘修讀相關學科的研究員或博士生,亦有生物科技公司計畫明年加大招聘名額至二十人。業內人士坦言,進駐香港科學園的生物醫學工程及相關公司已增至約二百家,更喜見院校積極嘗試研究新技術,並交由初創公司進行研發及實踐成果。他們預料社會對擁有生物醫學工程專才的需求增加,對行業未來發展抱樂觀態度。
全球正面對人口老化問題,香港工程師學會生物醫學分部主席李志光表示,在醫療、保健及照顧方面均需要生物醫學工程人員的投入。「不同範疇如復康醫療、醫學影像成形、醫療診斷系統,以至疫情常用的體溫檢測器等儀器,也與生物醫學工程人員的專業相關。」生物醫學工程師須根據客戶需要、使用目的和部門性質,嚴格篩選合適的醫療儀器,亦要維修日常損耗的器械。
涉獵多個範疇 就業多元化
香港工程師學會生物醫學分部名譽秘書羅昱航續稱,現時本港有多所院校開辦生物醫學工程學科,畢業生出路多元化,包括公共部門如醫管局、衞生署、機電工程署,負責採購合適醫用儀器及定時監察,根據安全指引為醫用儀器及設備進行校正、維修及保養。
他補充,近兩年業界積極倡議為醫療器械立法使用及規管,畢業生可選擇投身處理醫療器械相關的法律法規工作,亦可到大學及研究所進行醫療技術研究及開發。「畢業生也可選擇加入私營公司或產品生產廠,為醫護人員提供使用醫療器械及相關訓練等。」
現時學會分部共有二百多名會員,政府法定註冊工程師有十多名。李志光指,與十年前相比,社會對擁有生物醫學工程知識及專業的人才需求增加,多所大學亦相繼開辦課程培育人才。「我們也期望政府盡快立法規管及確保器械安全使用,業界將需要具專業知識的工程師投入。」羅昱航亦表認同,並預料行業發展及人才需求有增無求,對行業未來發展抱持樂觀態度。
研發骨移植產品 招攬研究員博士生
本港愈來愈多初創公司在生物醫學工程領域發展,OSSFILA Technology Limited為其中一家,其首席行政總裁孫朗僑表示,本港對生物醫學工程需求近年有上升趨勢,在疫情前後變化尤其明顯。「疫情前香港對生物醫學工程的需求穩定,醫院行政部和維修部,以及其他醫療器械公司都需要具備相關知識的專才,負責銷售及維修儀器。」他續指,疫情爆發後相關需求明顯增加,「日常使用的口罩都屬於醫療器械的一種,近半年口罩生產廠應運而生,相關人才需求亦隨之攀升。」
該公司專門研發全新3D打印骨移植原材料,利用已獲得專利的嶄新生物活性材料3D打印出骨科植入骨塊;目前亦有兩至三種能有效輔助患者術後與自身骨頭的骨縫埋合機理綫材。他指,相關產品具高度兼容性聚合物,配置在病患者身上,可改善他們的生活質素和減少骨移植的後患。
該公司現時共有五名成員,孫朗僑與另一名成員都是修讀生物醫學工程及相關學系,其他則是醫科及化學博士。「今年暑假,有三名港大生物醫學工程學生在公司實習,期望未來能招攬他們加入團隊。」他續稱,公司短期內有意增聘一至兩名修讀相關學科的研究員或博士生,負責生產質量保證和控制,以及處理法規等工作,薪酬約一萬八千元。「他們須同時兼顧數項工作,能妥善分配時間及規劃工作者更為理想。」
他留意到,業界都需要擁有生物醫學工程或相關學歷的人才投入,「近年生物醫學工程相關的初創公司陸續在香港成立,有志投身行業人士更可創立個人品牌。」另外,不少院校亦嘗試將新技術交由初創公司進行研發及實踐成果,他相信未來生物醫學工程的發展及對人才的需求將會持續。
吸納專科新血 計畫增聘20專才
致力於新型生物催化劑(酶)的開發、工業化製造及各工業領域商業應用的基因港(香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其創始人王駿表示,生物醫學工程近年在香港的發展有很大起色。「四年前,進駐香港科學園的生物醫學工程公司只有十多家,現已增至逾一百五十至二百家。」他續指,本港有多所大學均開辦生物醫學工程課程,相關基礎研究亦做得非常優秀,「加上政府亦投放很多資源,鼓勵本港研究團隊進行研發,整體發展氣氛非常濃厚。」
現時該公司的科研團隊有三十多名遺傳學、蛋白質工程、生物化學、工業發酵、信息工程等多個領域的科學家,多數持有相關領域博士或碩士學位,專責在香港研發及製造全天然綠色生產NMN專利技術,推出新一代提升免疫力、抗衰老NAD+補充劑「艾沐茵NMN 9000」。
為吸納更多新血,王駿強調公司歡迎所有修讀生物醫學工程及相關學科、擁有實習經驗的大學畢業生加入,「我們會提供在職培訓,最重要是他們對這個領域感興趣,且有初步認識。」他坦言,該公司每年都會招聘十多名畢業生加入,「我們計畫明年加大招聘名額至二十名,視乎未來需求或會聘用更多人才。」
他不諱言,本港工業化不再局限於金融或經濟相關行業,生物醫學工程亦是其中一個本港可工業化發展的範疇。「隨着政府更了解及認識這個行業,並投放更多資源支持發展,我相信行業未來持續有需求。」他寄語業界充分利用本港的優勢,研發更多新生物技術、生產高價值生物醫學產品。
基因檢測公司設新職位
月薪兩萬五起 善覓有限公司專門為癌症病人提供快速新式基因檢測服務,且由醫生按結果擬定適合及精準的治療方法,其企業經理黃凱婷表示,該公司除了在本港與醫院及診所合作外,更分別於2018及2019年進軍泰國和無錫。「現時香港公司聘用了三十多名員工,其中二十多人具備生物醫學工程相關背景,分別在實驗室、研究開發及銷售等部門工作。」
她續指,近來公司開設研究主任及醫務化驗師兩個職位,「前者剛於上月中旬成功聘請擁有相關背景的碩士生,後者則仍在招聘中,希望找到兩名持有牌照的醫務化驗師。」她表示,適逢新冠肺炎大流行,不論政府及私人公司都對相關人手的需求大增,「尤其是不少新化驗所在這段時間創立,他們需要大量人手。」
由於市場對相關專才十分渴求,黃凱婷指公司會根據員工的學歷及工作經驗決定薪酬待遇。「我們要求研究主任具備碩士或以上學歷,月薪約二萬五千至四萬元不等;初級醫務化驗師月薪則由二萬五千元起,應徵者最好具備敢於創新及勇於嘗試的特質。」她又認為,未來香港生物醫學工程具發展潛力,加上擁有大灣區的機遇,「香港只要做好中介人的角色,我對行業未來發展前景十分樂觀。」
社會需求續增 畢業生出路廣泛
生物醫學工程在近年急速發展,本港多所院校開辦相關課程培育人才。香港中文大學開辦生物醫學工程學士課程,生物醫學工程學系助理教授段麗婷表示,課程採用跨學科的教學模式,結合科學、醫學和工程學的知識,包括人體生物學、解剖學及病理學,同時涉獵電腦、機械工程及電子工程等知識。「我們會隨着社會需要更新課程內容,上學年開辦了三個新科目:『醫療大數據分析』、『精準醫療和個人化基因組學之數據分析』及『心血管工程學』。」
四年制課程中,學生除了學習理論外,亦有不同機會實踐知識。她指,學生會於一年級暑假到醫院實地考察兩星期,了解醫生對醫療儀器的需要及運用,「他們亦可申請前往歐美、新加坡及韓國等地區的院校,進行為期十星期的研究實習。」她續稱,曾有學生在三年級或四年級選擇休學,到政府、醫院及醫療公司等,進行為期半年至一年的工作實習,累積實際工作經驗,加深對醫療器材的認識。
段麗婷指,畢業生出路廣泛,既可在醫院擔任生物醫學工程師,教授醫護人員使用醫療科技器材,並維持儀器正常運作;亦可從事醫療科技器材公司,從事銷售和推廣工作。「若畢業生希望繼續進修,可選擇在本地或海外院校攻讀碩士及博士學位。」隨着香港邁入老齡化社會,她相信社會對生物醫學工程專才的需求只會愈來愈多,「加上政府近年大力發展創新科技,將會為業界提供更多研發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