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畫插畫,但只懂印成明信片與同生日卡賣,『唔知』有無人欣賞?」、「我『唔識』定價,太便宜會蝕本,太貴又怕沒人買。」、「為甚麼我的IG Shop,反應那麼冷淡?」
建立品牌已經不簡單,要營運一個初創品牌更是艱巨,有「唔知」、「唔識」,實屬必經階段。但如果疫情令生意大跌,但疫情前營業額已不太理想,此刻想急起直追,會太遲嗎?
只要仍不放棄,願意嘗試,不怕失敗,營運品牌的答案一定放在面前,只待你伸手。建議可找些有趣的雜誌、網站或書籍來尋找啟示,像台灣的《Cheers雜誌》及網站,就有很多關於新世代工作、學習與成長的訪問及專題,例如當香港還沒流行Slasher時,它們幾年前已率先製作斜槓族寫照、零工經濟好處等專題,也常翻譯有關外國文章,頗能帶來具參考價值的洞見,讓一個人的闖蕩人不感孤單。另外,摸索個人的創作與生活節奏,更是年輕創業者所需要;因為不一定人人適合早睡早起,藝術創作者也不一定在深夜才靈感飄至。像台灣行政院政務委員唐鳳,自由身及遙距工作多年,就推薦用「番茄時鐘法」來專心、高效卻不枯燥去完成工作。翻一翻《間歇高效率的番茄工作法》、《每天只做一件最重要的事》等書,或能來生活習慣的啟發。
書本以外,帶品牌「看醫生」又如何?如有「第三隻眼睛」,幫忙為品牌把脈,把你帶走出盲點,更是慳水慳力,又能最快捷獲得改善方案的方法,但香港有這種「診所」嗎?Trial and Error Lab一直接觸不少年輕創作者,很願意跟大家分享於本地以至海外文創行業所累積的觀察、學習與經驗,並為創業者撥開迷霧。「會診」內容包括:重新設定或調整出可行的品牌發展方向、改善品牌或業務發展、發揮文創產業想像與潛能,以及重整職志想像等。如有志投身文化創意產業,甚至調整品牌發展方向的朋友,歡迎找我們免費面談諮詢,為文創品牌把脈。(面談諮詢服務詳情請瀏覽:https://cutt.ly/1hSiMYD)
撰文:林蕙芝
Trial and Error Lab管理員。Trial and Error Lab是透過共享工作空間、Trial Academy、工作坊及其他創意企劃,凝聚十八至三十五歲希望投身文化創意產業的青年人,成為一班敢於嘗試與撞板、為個人與城市帶來出路的夥伴。 www.facebook.com/trialanderror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