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大家以為新冠狀病毒疫情漸見穩定,回復正常工作和社交活動漸見曙光時,殊不知突如其來的噩耗。踏入7月中後,在短短數天便新增超過三百宗確診個案, 加上大部分源頭未明, 情況較3月時更為嚴峻,令本來已經五癆七傷的香港,更加雪上加霜。
面對如此惡劣及失控的疫情,特區政府終於仿效其他國家,強制市民在室內外的公共場所及公共交通工具戴上囗罩。只可惜,法例雖已推出,筆者卻留意到社會上出現不少糾紛、口角等事件,均與部分市民不戴上囗罩有關。早前有某大集團式連鎖快餐店,有一名無業男客人入內消費,被經理提醒要戴口罩,竟動怒揮拳毆打對方,並衝到櫃台繼續進擊該經理至倒地。
正如一些專家早前提及,新冠狀病毒至今已經超過六個月,市民不論在生理和心理方面都難免有機會出現「抗疫疲勞」;再加上經濟和眾多未知因素,情緒上可能已經較暴躁,因而出現一些發泄行為及惹起糾紛。筆者認為,若大家只要抱持公德心,同心協力地抗疫,曙光應該不遠。相反,若大家因一時之氣而不戴上囗罩,自己有可能感染病毒,不但會令身心受損,亦有可能連累家人。
至於嘗試勸服他人戴上口罩的人士,不妨參考調解中常見的反思式問題──它的優點在於令聆聽者自己思考箇中一番感受,自然較容易接受勸告;反之,若以一種命令的態度去叫人遵守一些守則,由於很多時在壓力下,人們的思想和行為可能會出現反抗的態度,結果會導致事情惡化。
眾所周知,目前全球尚未有疫苗去對付新冠狀病毒,唯一可以做的便是做足個人保護措施,而戴口罩可謂是最基本的措施之一。畢竟,戴口罩既可以保護自己,更可避免把病毒傳給他人。常言道:「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現時每位香港人只要做好自己本分,定必有助對抗疫情。筆者提醒大家,公共衞生的重要性不止於保障個人,而是「人我無違」之下,以整體衞生保障個人健康。
撰文:梁偉峰
擁有工商管理博士及三個碩士學位,從事資訊科技超過三十年,現為香港理工大學專業進修學院講師及課程總監、香港零售科技商會副會長、香港互聯網論壇副會長、亞洲域名爭議解決中心專家名冊成員、香港調解資歷評審協會認可綜合調解員、英國特許仲裁學會(東亞分會)委員、學術及職業資歷評審局學科專家、香港、新加坡及英國電腦學會資深會員、英國特許市務學會資深會員、國際扶輪3450區中環海濱扶輪社創社社長。
電郵地址:[email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