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納有志者入行展抱負 強化社福界人才庫
近年香港社會福利總開支預算持續增加,預料下年的經常開支較十年前增加一倍,逾六百億元,反映本港社會問題有增無減,預料社福界未來人手需求將持續增加。有社福機構指, 社工作為改變社會和所服務的個人、家庭及社區的中介者, 地位舉足輕重,故能吸引對助人工作有抱負者入行, 以擴充人才庫。今期《JobMarket》走訪多家支援少數族裔、復康人士的社福機構,共同探討相關的社會問題,並從中了解社工的工作內容和人力需求狀況。
回應社會轉變 社福服務漸趨多元
社會工作是一門助人的專業,主要服務範圍包括家庭及兒童福利、青少年工作、復康服務、安老服務、違法者服務、社區發展及醫務社會服務等。隨着社會急速轉變,福利服務亦與時並進,衍生出少數族裔、新來港人士等支援服務。社會工作者註冊局主席倫智偉指,七、八十年代是社會工作的黃金時期,期間所累積的知識和經驗,為日後的發展打下基礎。「時至今日,社會服務已開始走向創新及多元化。」
近年香港社會福利總開支預算持續增長,預料下年的經常開支較十年前增加一倍,達六百六十二億元,佔整體政府經常開支19%。倫智偉指,據《社會工作人力需求系統》資料顯示,所有社會工作職位的在職人數增長率亦維持正值,反映人手需求有增無減。「在2014/15年度,社工新增需求更超出該年度社工畢業生的新增供應約三百人,市場出現人手短缺情況。」眼見本港社會問題叢生,愈來愈多有抱負、有服務精神的年輕人投身社工行業,成功擴充人才庫。「現時本港註冊社工人數超過二萬人,其中約一萬四千人為受僱人士。」
少數族裔社工 須有文化敏感性
香港是一個多種族共處的社會,有眾多少數族裔人士聚居,據政府統計處的《2011年人口普查主題性報告:少數族裔人士》,當年有逾四十五萬名少數族裔人士在港居住,佔全港人口6.4%。香港基督教服務處少數族裔服務署理總主任胡可欣指,在言語不通等因素影響下,相信實際居港的少數族裔人數比調查結果更多。
說到與少數族裔人士相處,不少人都因為語言障礙而卻步,更遑論成為前綫社工。「中心有翻譯員,所以語言不通並沒有造成很大的障礙。」惟獨面對各種族的文化差異,胡可欣直言,社工必須擁有文化敏感性。「我們經常會面對不同的文化衝擊,最重要是有耐性、能保持開放態度去理解他們。」她憶述,以往擔任學校社工,發現穆斯林學生每年總會有幾天集體不上課,後來才知道他們要放假過開齋節,情況如同中國人要放農曆年假一樣。「只是每年開齋節日期不定,他們往往要臨時請假不上學、不上班,不知就裏的人很容易產生誤會。」因此,社工不但要懂得自我調節,還要為少數族裔對外澄清及解釋其行俓。
基督教勵行會同樣關注少數族裔的居港情況,總幹事張洪秀美指,該會自2003年成立以來,致力為少數族裔提供語言課程、社會共融活動、家庭服務及互助支援小組、就業支援、轉介及求職工作坊、社區教育和青少年發展及社區外展計畫等服務。「我們希望能消除他們與本地人之間的文化差異,故定期舉辦活動,增加本地居民和少數族裔的交流,以達至彼此了解、尊重及和諧共處。」
此外,由於少數族裔人士不容易從社會獲取最新資訊和資源,勵行會的社工便會為他們搜尋所有相關資料,並作詳盡解釋。「期望有一天,他們能與香港華裔居民一樣享有平等待遇,不被歧視之餘,更有機會一展所長,憑自身的才能作出貢獻。」張洪秀美表示,為了讓政府部門、非政府機構、學校及其他團體更了解少數族裔社群、以及他們在港的生活狀況,勵行會更不時舉辦文化觸覺訓練,「社會福利署還會邀請我們為該署新入職的社會工作者提供培訓。」
胡可欣認同,支援少數族裔的工作不應限於少數族裔服務中心,但坊間常有錯覺,只要服務使用者是少數族裔,就要把個案轉介給他們。「曾有人來電,想為一名印度人尋求情緒支援,過程中還不斷強調他是印度人,但我們根本沒有提供情緒支援服務。」她再三表示,身分不能界定需要,少數族裔與一般服務使用者無異,主流社福機構理當能為他們提供相關的援助。
加強公眾認知 提高入行誘因
近年社工系成為大學熱門學系之一,惟不少社工畢業生投身職場後,大多屬意兒童、邊青、長者、家庭等主流服務對象。張洪秀美指,上述的社會服務需求較大,亦為人熟悉,相對而言,少數族裔非主流的目標群體。「面對一群完全陌生的社群,新入職的社工需要很大的勇氣去迎接這項挑戰,加上受媒體對少數族裔的負面報道影響,令更多人對這個群體卻步。」胡可欣認同,港人對少數族裔缺乏認知,根本沒有足夠誘因讓他們投入相關的服務範疇。「我們與本地大學合作招聘實習學生,才發現大部分社工學生都不認知少數族裔的需要。」
2014年印度青年Jeffery成功完成社工副學士課程,成為本港首批土生土長的少數族裔註冊社工。胡可欣樂見此況,並指香港可考慮開拓少數族裔社工市場,「一旦擁有相同的溝通語言,就能加快了解服務使用者的需要。」張洪秀美則表示,他們在招聘社工時,會優先考慮曾與少數族裔接觸的求職者。「最好能吃辛辣食物,這是與少數族裔人士溝通的有利條件。」
復康社工任中介 消弭殘疾歧視
據政府統計處在2014年底出版的《第62號專題報告書》,2013年香港估計約有五十七萬八千名殘疾人士,比2007年增加約六成,其中肢體傷殘人士佔三十二萬人;智障人士則約有七萬一千人,即普遍率為1%至1.4%。報告又指,在三十二萬肢體傷殘人士中,七十歲或以上約有二十三萬人,六十至六十九歲的約有四萬三千人,即有近五成人為六十歲或以上,反映人口老化問題正是殘疾人士數目急升的主因之一。香港傷健協會機構發展經理葉鍵池認同上述報告,預料未來人口老化問題持續加劇,「社會對復康社工以及相關人才的需求,亦會隨之大增。」
一般而言,傷殘人士泛指,該人全部或局部喪失了身體或心智機能,即包括所有視障、聽障、肢體傷殘及智障人士、精神病康復者,以及患有自閉症、言語障礙、特殊學習困難等人士。葉鍵池直言,他們面對的最大困難是,生活環境的障礙以及就業問題。「例如不友善的交通、街道、店鋪設計等,都會阻礙了他們的正常社交生活;至於就業方面,不少老闆對殘疾人士存有誤解和偏見,令他們難以得到工作機會。」因此他強調,只要政府或企業能夠打造無障礙環境,便可以幫助更多殘疾人士融入社會,發揮自己的才能。「至於社工的工作,則為殘疾人士提供就業輔導、培訓、配對以及跟進服務。我們也為有特殊學習需要及高能力自閉症的學生提供服務及訓練,並擔當中介角色與僱主溝通,鼓勵他們聘請殘疾人士。」
「智障人士可勝任重複性的工作。至於專注力較高的自閉症人士,則可承擔文稿處理工作。」耀能協會服務副總主任葉惠儀提出,倘若能提高公眾對殘疾人士的接納程度,將有助殘疾人士融入社會。「因此,本會除提供訓練、治療、輔導等服務外,還會舉辦大型展覽等公眾教育活動,冀打破大眾對殘疾人士的偏見。」
提供在職培訓 行業趨向專業化]
隨着人口老化問題愈來愈嚴重,復康界對社工人才的需求因而提高。葉惠儀指,現時大專院校的社工課程都會覆蓋復康概念、復康人士的需要等內容;而社福機構則會提供在職培訓,幫助社工學習更專業的知識及技能。葉鍵池說:「政府亦批出了社會福利發展基金,社福機構可按其方針及服務內容,加強其培訓工作。」
葉惠儀強調,社工對機構的價值認同亦十分重要。「我們會為員工提供不同部門的工作體驗,讓他們從中摸索自己的興趣,從而提升工作滿足感。」她表示,現階段復康社工的人手供求正常,惟前綫照顧人員的流失率較高,相關職位如職業治療師等,正出現人手短缺問題。至於香港傷健協會則有意提高社工薪酬,並優化員工福利、提供清晰的發展前景及在職培訓,吸引人才加盟。
回應社會轉變 社福服務漸趨多元
社會工作是一門助人的專業,主要服務範圍包括家庭及兒童福利、青少年工作、復康服務、安老服務、違法者服務、社區發展及醫務社會服務等。隨着社會急速轉變,福利服務亦與時並進,衍生出少數族裔、新來港人士等支援服務。社會工作者註冊局主席倫智偉指,七、八十年代是社會工作的黃金時期,期間所累積的知識和經驗,為日後的發展打下基礎。「時至今日,社會服務已開始走向創新及多元化。」
近年香港社會福利總開支預算持續增長,預料下年的經常開支較十年前增加一倍,達六百六十二億元,佔整體政府經常開支19%。倫智偉指,據《社會工作人力需求系統》資料顯示,所有社會工作職位的在職人數增長率亦維持正值,反映人手需求有增無減。「在2014/15年度,社工新增需求更超出該年度社工畢業生的新增供應約三百人,市場出現人手短缺情況。」眼見本港社會問題叢生,愈來愈多有抱負、有服務精神的年輕人投身社工行業,成功擴充人才庫。「現時本港註冊社工人數超過二萬人,其中約一萬四千人為受僱人士。」
少數族裔社工 須有文化敏感性
香港是一個多種族共處的社會,有眾多少數族裔人士聚居,據政府統計處的《2011年人口普查主題性報告:少數族裔人士》,當年有逾四十五萬名少數族裔人士在港居住,佔全港人口6.4%。香港基督教服務處少數族裔服務署理總主任胡可欣指,在言語不通等因素影響下,相信實際居港的少數族裔人數比調查結果更多。
說到與少數族裔人士相處,不少人都因為語言障礙而卻步,更遑論成為前綫社工。「中心有翻譯員,所以語言不通並沒有造成很大的障礙。」惟獨面對各種族的文化差異,胡可欣直言,社工必須擁有文化敏感性。「我們經常會面對不同的文化衝擊,最重要是有耐性、能保持開放態度去理解他們。」她憶述,以往擔任學校社工,發現穆斯林學生每年總會有幾天集體不上課,後來才知道他們要放假過開齋節,情況如同中國人要放農曆年假一樣。「只是每年開齋節日期不定,他們往往要臨時請假不上學、不上班,不知就裏的人很容易產生誤會。」因此,社工不但要懂得自我調節,還要為少數族裔對外澄清及解釋其行俓。
基督教勵行會同樣關注少數族裔的居港情況,總幹事張洪秀美指,該會自2003年成立以來,致力為少數族裔提供語言課程、社會共融活動、家庭服務及互助支援小組、就業支援、轉介及求職工作坊、社區教育和青少年發展及社區外展計畫等服務。「我們希望能消除他們與本地人之間的文化差異,故定期舉辦活動,增加本地居民和少數族裔的交流,以達至彼此了解、尊重及和諧共處。」
此外,由於少數族裔人士不容易從社會獲取最新資訊和資源,勵行會的社工便會為他們搜尋所有相關資料,並作詳盡解釋。「期望有一天,他們能與香港華裔居民一樣享有平等待遇,不被歧視之餘,更有機會一展所長,憑自身的才能作出貢獻。」張洪秀美表示,為了讓政府部門、非政府機構、學校及其他團體更了解少數族裔社群、以及他們在港的生活狀況,勵行會更不時舉辦文化觸覺訓練,「社會福利署還會邀請我們為該署新入職的社會工作者提供培訓。」
胡可欣認同,支援少數族裔的工作不應限於少數族裔服務中心,但坊間常有錯覺,只要服務使用者是少數族裔,就要把個案轉介給他們。「曾有人來電,想為一名印度人尋求情緒支援,過程中還不斷強調他是印度人,但我們根本沒有提供情緒支援服務。」她再三表示,身分不能界定需要,少數族裔與一般服務使用者無異,主流社福機構理當能為他們提供相關的援助。
加強公眾認知 提高入行誘因
近年社工系成為大學熱門學系之一,惟不少社工畢業生投身職場後,大多屬意兒童、邊青、長者、家庭等主流服務對象。張洪秀美指,上述的社會服務需求較大,亦為人熟悉,相對而言,少數族裔非主流的目標群體。「面對一群完全陌生的社群,新入職的社工需要很大的勇氣去迎接這項挑戰,加上受媒體對少數族裔的負面報道影響,令更多人對這個群體卻步。」胡可欣認同,港人對少數族裔缺乏認知,根本沒有足夠誘因讓他們投入相關的服務範疇。「我們與本地大學合作招聘實習學生,才發現大部分社工學生都不認知少數族裔的需要。」
2014年印度青年Jeffery成功完成社工副學士課程,成為本港首批土生土長的少數族裔註冊社工。胡可欣樂見此況,並指香港可考慮開拓少數族裔社工市場,「一旦擁有相同的溝通語言,就能加快了解服務使用者的需要。」張洪秀美則表示,他們在招聘社工時,會優先考慮曾與少數族裔接觸的求職者。「最好能吃辛辣食物,這是與少數族裔人士溝通的有利條件。」
復康社工任中介 消弭殘疾歧視
據政府統計處在2014年底出版的《第62號專題報告書》,2013年香港估計約有五十七萬八千名殘疾人士,比2007年增加約六成,其中肢體傷殘人士佔三十二萬人;智障人士則約有七萬一千人,即普遍率為1%至1.4%。報告又指,在三十二萬肢體傷殘人士中,七十歲或以上約有二十三萬人,六十至六十九歲的約有四萬三千人,即有近五成人為六十歲或以上,反映人口老化問題正是殘疾人士數目急升的主因之一。香港傷健協會機構發展經理葉鍵池認同上述報告,預料未來人口老化問題持續加劇,「社會對復康社工以及相關人才的需求,亦會隨之大增。」
一般而言,傷殘人士泛指,該人全部或局部喪失了身體或心智機能,即包括所有視障、聽障、肢體傷殘及智障人士、精神病康復者,以及患有自閉症、言語障礙、特殊學習困難等人士。葉鍵池直言,他們面對的最大困難是,生活環境的障礙以及就業問題。「例如不友善的交通、街道、店鋪設計等,都會阻礙了他們的正常社交生活;至於就業方面,不少老闆對殘疾人士存有誤解和偏見,令他們難以得到工作機會。」因此他強調,只要政府或企業能夠打造無障礙環境,便可以幫助更多殘疾人士融入社會,發揮自己的才能。「至於社工的工作,則為殘疾人士提供就業輔導、培訓、配對以及跟進服務。我們也為有特殊學習需要及高能力自閉症的學生提供服務及訓練,並擔當中介角色與僱主溝通,鼓勵他們聘請殘疾人士。」
「智障人士可勝任重複性的工作。至於專注力較高的自閉症人士,則可承擔文稿處理工作。」耀能協會服務副總主任葉惠儀提出,倘若能提高公眾對殘疾人士的接納程度,將有助殘疾人士融入社會。「因此,本會除提供訓練、治療、輔導等服務外,還會舉辦大型展覽等公眾教育活動,冀打破大眾對殘疾人士的偏見。」
提供在職培訓 行業趨向專業化]
隨着人口老化問題愈來愈嚴重,復康界對社工人才的需求因而提高。葉惠儀指,現時大專院校的社工課程都會覆蓋復康概念、復康人士的需要等內容;而社福機構則會提供在職培訓,幫助社工學習更專業的知識及技能。葉鍵池說:「政府亦批出了社會福利發展基金,社福機構可按其方針及服務內容,加強其培訓工作。」
葉惠儀強調,社工對機構的價值認同亦十分重要。「我們會為員工提供不同部門的工作體驗,讓他們從中摸索自己的興趣,從而提升工作滿足感。」她表示,現階段復康社工的人手供求正常,惟前綫照顧人員的流失率較高,相關職位如職業治療師等,正出現人手短缺問題。至於香港傷健協會則有意提高社工薪酬,並優化員工福利、提供清晰的發展前景及在職培訓,吸引人才加盟。
Posted on 13 May 2016.
Tag cloud:
社會工作是一門助人的專業,服務對象包括兒童、青少年、婦女、老人、身心障礙者、少數族裔等。
基督教勵行會為少數族裔青少年舉辦「青少年發展計畫」,讓他們有機會嘗試不同活動。
社會企業「iBakery」抱着「不同能力,同一熱愛」的宗旨,為殘疾人士提供就業和發展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