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當我們以為正在努力地思考時,原來我們的腦袋卻不太受控。我們的大腦原來會按它的隨機主意而流轉和聯想。我們以為自己控制腦袋,原來腦袋正在控制我們,大腦才是大佬。
紐約大學的心理學家John Bargh曾做過一個經典的實驗。他叫一班大學生重組三十個包含五個英文字母的詞彙。他將學生分為三組,一組重組帶有攻擊性、不禮貌等負面的字詞,例如無恥、打擾和魯莽等;另一組學生就重組帶有禮貌性和正面的字詞,如氣質、服從等;第三組是控制組(Control group),會重組一堆中性的字詞。
之後,他要求所有學生等待一段時間,才有研究員向他們跟進。結果發現,第一組看過負面字詞的學生只能等待五點四分鐘,便不耐煩地打岔;而另一組看過正面字詞的學生卻可以等待九點三分鐘;至於中性字詞組都有八點七分鐘。原來,人會受他們接觸過的事情去影響自己的思維和行為,這在心理學上叫做「觸發效應」(Priming effect)。
這個概念對我們的影響非常廣泛。我們平日工作、創作、聯想或購物時,都會受腦袋已載有的東西所影響,或受之前的刺激。為甚麼?我們腦袋內的記憶和潛意識其實有着它們的排列和儲存方法。一個意念的出現可能會按着預設的方法被「觸發」出來。
當我們以為自己很認真去創作和思考時,原來背後受着個人的經歷、記憶、知識和見聞等,在我們的意識以外發生。我們以為按自己的理性章法出牌,事實非也。
有人會善用這個概念,每天給自己一個正面字句去鼓勵自己,給自己打氣和正能量。
更深一層,人可以在思考當中,嘗試進一步問自己為何有這聯想,當中會否代表內心另有其他想法,或者未圓的盼望。因為,我們對自我認識仍有很多空白的地方,更要認識自己,常常問自己Why。
撰文:伍詠光
心理、婚姻及家庭治療師,前突破輔導中心總監。著有《愛,要勇敢》、《工,唔係咁打》、《勇敢做自己》、《現實,我受夠了》以及《嘴巴失控了》、《邊個想返工》(合著)
電郵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