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寂寞時去連繫自己,意思代表「寂寞感」跟人「生存的意義」有着關係。我們試用心理學角度去想想,帶你漸漸進入內心的深層次領域。
客體關係理論這學派的心理學家會說,人生存的目標是尋找他人(object-seeking),object就是「他人」,用另一種講法,就是尋找「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在尋找和建立關係之中,去認識自己,確立自己的存在意義。他們的假設,不只是「人與人是一面鏡」,更是從互動中產生化學作用。因此,從來不懂認真處理關係的人,生命會變得暗淡沒光彩,充滿着很多自我懷疑,或是對別人及世界的不滿。
英國心理學家Donald Winnicott曾經討論過孤單與寂寞。對他來說,人面對寂寞需要一份力量(capacity to be alone),也可以說是面對寂寞的勇氣。他認為,解答寂寞的問題,並非指身邊有沒有人,非單身與否,乃是有關一份內在「面對寂寞的力量」。甚麼是面對寂寞的力量?我會演繹為一種「存在感」。一個人對自己有一份充足的存在感,會有以下特徵:
1.覺得自己在世上有意義;
2.喜歡自己,至少不會討厭自己;
3.知道自己總有一些價值。
這份存在感並不是一種自我陶醉或者自我滿足,而是自小在關係中(例如親子關係),在父母的眼裏,建立起以上這一些感覺。例如,母親一直重視幼小孩子,努力明白他的需要,明白他的喜怒憂樂,視他為心中重要的一個。那個孩子自然會有一份被需要,被重視的感覺,也就是存在感的建立。
放在成年人關係中,例如朋友未能立即回覆訊息,不會立即假設別人不理會自己;朋友忘了自己的重要日子或事務,不會立即判定他完全不關心自己;別人不能徹底明白自己,不等於別人對你沒興趣。
撰文:伍詠光
心理、婚姻及家庭治療師,前突破輔導中心總監。著有《愛,要勇敢》、《工,唔係咁打》、《勇敢做自己》、《現實,我受夠了》以及《嘴巴失控了》、《邊個想返工》(合著)
電郵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