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天在我出生不久就給我一個嚴峻的考驗,令我的前路難行。在出生後八個月,一場高燒使我患上腦膜炎,導致腰椎以下的肢體痙攣。自小,我過着與同齡小朋友不一樣的生活。父母深信一定有辦法把病醫好,到處尋醫:帶我到醫院抽骨髓、到廣州鐵路醫院做針灸、往大鵬灣海下村找神醫喝符水,經多番努力帶來的仍是失望。醫生說我右後腿的筋太緊,不做鬆緊手術,長大後便行不得。那時候,我還未意識到做手術的可怕。小學三年級,被送進了大口環兒童骨科醫院動了手術,然後臥病在牀七、八個月,學上不了,結果是留級。自此,我也要用拐杖走路。無助感自小都纏繞着我。哥哥、妹妹和弟弟都是健全,但我自己就需要終生以拐杖走路。在雅麗珊郡主紅十字會特殊小學畢業後,入讀主流中學。本以為我能跟常人一樣享受讀書樂,但實際並不容易。因為殘障限制了我的活動空間。同學在玩橡筋繩、跳飛機、玩滑板,自己只有旁觀的份兒,更不敢跟同學外出,因為害怕巴士中途不停站,或者是自己走得太慢趕不及下車。到了中四,同學提議去青衣青年中心玩,那趟巴士是由總站到總站,才是我第一次自己出門。
不過,我明白機會要自己爭取,希望是需要自己去創造。和我一同在特殊學校讀小學的,要麼升特殊中學,要麼會被安排到庇護工場學一門手藝。學長告訴我,經培訓後可以在庇護工場學習鐘表裝配,命運好像在敲鐘告訴自己要努力,不然將在庇護工場度過餘生。為了擺脫傷殘的夢魘,我立志用功讀書,考上大學,比別人出色。在中學時代算是相當認真,都能名列前茅,並在《華僑日報》及學校獎學金的支持下順利入讀中文大學統計系。1991年在中大學士畢業後,留在中大做醫學研究,也當過流行病理學研究的導師。94年轉到香港大學做學生就業調查及電腦系統分析工作。96年修讀計量分析碩士,並在98年畢業。 人喜歡給自己定很多框框來規限自己,例如當時自己總認為,入讀工商管理是遙不可及的事。2002年終於鼓起勇氣去讀工商管理,也開始創業從商之路。
有人說過路本沒有,因為走的人多了,便成了一條路;又有人說,路本是有的,正因為有了路才有許多人走。感謝馬術,它教懂自己站在一個更高的角度看事物,看遠一點,也清晰一點,跌倒了便再起來,這些都是窩心的領受。願意鼓起勇氣踏出第一步,原來會發現生命可以是如此光明和廣闊。挑戰既可以是詛咒,也可以是祝福,只在乎如何闡釋。
撰文:葉少康
為2008北京殘奧會馬術比賽的香港代表,致力推廣殘疾人士體育運動,創立「騁志發展基金」,以青年、殘疾人士、少數族裔等為服務對象,獲政府頒授榮譽勳章、城市大學頒授榮譽院士。他現時為商策顧問有限公司行政總裁,同時擔任香港特別行政區多項公職,包括工業貿易諮詢委員會、平等機會委員會、可持續發展委員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