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和偉是十多年的好朋友,他們有許多共同興趣和愛好,像是足球、遠足和品味美酒。他們也在同一個行業工作,平常彼此相處得非常愉快。在疫情期間,杰所在的工程公司遇到了危機,這時候偉建議杰到他的公司工作,於是他們的關係再增加了僱主和員工的角色。起初的一年,杰和偉的家庭相處得非常融洽,下班後常常一起吃飯和玩樂。然而,到了第二年,他們一起參加集體活動的時間越來越少;到了第三年,杰甚至在朋友圈裏表達出「只要偉出現,他就不會出現」的情緒。
「他把我安排到別家公司工作,根本不理會我的感受!」杰憤怒地解釋了他們關係惡化的原因。「有些事情不應該只考慮成本效益,也需要顧及工作氛圍和員工士氣,而不是一意孤行。整天只顧節省開支;雖然要滿足客戶需要,但工程規格、法律意識是必須遵守的,但他們三番四次挑戰底線,公司方面卻總是沒有人去教育客戶!」杰不停地向我抱怨他過去三年的辛酸。我試着從杰的感受中理解他腦海裏錯綜複雜的想法。「你感到傷心和不被尊重,是因為他對你的工作安排和忽視了你在專業上的堅持嗎?」
杰有點驚愕,「我知道在疫情期間,公司生意下跌了一半以上,他不想解僱員工,所以只能盡量減少員工薪酬和公司營運成本。如果得失了那些還會活躍於市場中的客戶,也可能令公司的生意雪上加霜。但是我們這麼多年的友誼,難道不能早一點商量,讓大家有更多準備的時間嗎?而且他為何不向客戶解釋堅持規格是行內必須遵守的,否則會後患無窮。」杰的聲音漸漸冷靜下來。
「當初你加入偉的公司的原因是甚麼?」我協助杰從另一個角度思考他所面對的情況。「我一直很欣賞偉。他是一個有遠見、有決斷力的企業家,腦筋靈活,而且很有義氣,所以即使在這麼多公司倒閉的大環境下,我們公司只是凍薪和取消年終獎金,沒有人被裁員。」杰的聲音變得柔和起來。「也許我不知不覺地把朋友、僱傭關係和期望混淆了。」
有時,當我們被情緒困擾籠罩時,就會如同戴着濾鏡,把身邊的人事物蓋上了多一層顏色,阻礙了我們多方面理解事件的原貌。
撰文:馮嘉琪(KK)
輔導學、專業英語文學雙碩士。任職媒體,廣告公司管理層超過20年,善於與不同背景、階層人士溝通。現從事精神健康有關工作,致力分享精神健康知識予各行業職場人士。
電郵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