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出色的Slasher(斜槓族)可以有幾出色呢?可以在同一時間擔任全職、兼職、臨記,而且還可以用超乎人類想像的語言技巧應付不同的老細。如果諾貝爾獎增設獎項,是否應該加一個「斜槓獎」呢?
「也許李嘉誠其實也是一個Slasher來,他有搞地產、零售、電訊、服務。」
一直視李氏為偶像的小林,本身有一份全職,但利用病假去做兼職,又用星期六日去做臨時工,目的是想脫離家庭搬出去住一間裝修較佳、靜中帶旺的劏房。
「我老闆有次問我為甚麼經常病假,我答他:『我都要搵食架』──實際上,架者,語末助詞,本無實義,但亦可引申為『假』,即為了出去搵食而請的假。」
「我老竇有次問我為甚麼經常轉工,我答他:『我都要體驗生活嘛!』──實際上,請病假過多,紙永遠包不住火,所以要轉新工再來過,試探下新老細的底綫,看看又可以騙多少次病假,這樣我便可以有一份全職的薪水和福利,但又有更多兼職收入,除笨有精,相信李超人也不及聰明。」
「我老友有次問我為甚麼經常接job,我答他:『我都要養家吧!』──實際上, 我有個家人叫教主!我把每月收入一半撥作追星用途,不但表示我跟大隊跟得夠貼,而且爹親娘親都不及教主親!」
「我老婆有次問我為甚麼經常失蹤,我答她:『我都要放空吧!』──實際上,她還不是我老婆,我做多幾份工有多幾份收入也不能讓她知道,以免她認為我有能力娶她做我老婆了。」
「我老了有可能會問我為甚麼白過了大半生,我答我:『我都唔想架!』──實際上,做Slasher等於分散投資減低風險。我一個人具備三個人的功能,老細就滿以為他出一份糧便可以叫我孭起三個人的工作量,那麼我又何必對他講忠誠呢?我反過來去找三個老細賺三份糧不是更合理嗎?再者,由於我周身都是不夠鋒利的刀,任何行業式微我都不會受到影響,不求升職不求地位才可以鼓勵自己做到老、學到老。任何人都會老,但不一定老了才會被社會淘汰。如果我真的未老先 …… 衰,在職涯上也有過燦爛繽紛,就把傷悲留給老大吧!」
無論你是80後、90後定千禧後,如果你在職場上遇到甚麼新奇有趣的遭遇,不妨公諸於世跟大家分享一下兩下三下。
電郵地址:[email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