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Career News > 把握面試 機會表現誠意幹勁 大學生求職 磨練「軟實力」打好根基
把握面試 機會表現誠意幹勁 大學生求職 磨練「軟實力」打好根基
(2月17日訊)金融海嘯衝擊下,市場空缺大減,一萬四千多名的應屆大學畢業生為勞動市場帶來壓力,下周公布的財政預算案亦以紓緩大學生就業為內容之一。有就業專家提醒,騎牛搵馬下應找可磨練和轉移「軟實力」的相關工種,以防專業生疏,同時認真把握面試機會,增加勝算。(二之二?完)採訪、攝影:區美玲部分圖片:星島圖片庫


應屆大學畢業生的待業人數比率較以往高,合眾人事顧問公司總經理蘇偉忠坦言,僱主目前招聘畢業生的意欲不高,今年市場提供適合畢業生的空缺,較去年減少約一半,並預計持續萎縮,其中金融業及銀行業更是首當其衝,部分大型企業的見習生數目由以往的百多人,減至十多人,甚至暫停招聘,相對銀行業而言,核數、會計、酒店及保險等的影響較低,而中小企則傾向聘用有工作經驗的在職人士。


在供過於求的情況下,畢業生求職一定要做足準備,面試成為關鍵,他續稱,聽過僱主投訴畢業生的面試表現,「市道較差,仍然有應徵者回答問題表現出無方向感,無誠意,對前景和期望發展空間毫無頭緒,向面試官發問問題,又多只關心福利、是否超時工作和外出工幹,僱主很難聘用。」


降低薪酬期望


蘇偉忠說認真面試雖然是老生常談,但以隨便態度應付的依舊大有人在,假如這方面表現不好,仍然抱?怕辛苦的心態,需要自我檢討。另外,面對調節薪酬的現實同樣重要,「去年師兄搵幾多,今年一定會減少,不宜再作無謂比較,降低期望是大勢所趨,職位只會愈等愈無。」


經常主持就業講座及工作坊的香港青年協會青年就業網絡主任張志偉表示,客觀環境令職位減少,畢業生亦毋須「坐以待斃」,他認為畢業生認清行業本身結構的特色,包括行業本身的經濟周期,作好準備。


認清經濟周 期


「以往的經濟周期可能十年或五年,現時已大為縮短,特別是零售和服務性行業,三年已一個周期,跌得快亦起得快,畢業生此段期間宜爭取工作經驗,等待經濟機會。」


即使未能找到最理想的工作,也應找可以磨練「軟實力」的相關工種,讓自己的專業知識不會生疏,「軟實力」是指可轉移的技能(transferableskill),如溝通能力、解難能力、表達技巧、做事系統化、管理經驗等,再找下一個工作目標。


他提議待業期間也可考慮做義工,幫人之餘,可能增加就業機會。「搵工途徑離不開招聘廣告和自薦,不過求職廣告只是提供真正職位空缺的一半,真實世界中有所謂『隱藏市場』(hiddenmarket)的空缺,即是通過人際關係而招聘,擴闊生活圈子能增加機遇。」


可創業或進 修


創業亦是不少畢業生的選擇,開樓上caf?或售賣DIY製品最為常見,張志偉提醒同學,創業除了一系列實際工作,還要視乎本身是否有做老闆的特質,如性格果斷、喜歡解決問題、有衝勁等,欠缺這些性格,守業很困難。


至於有畢業生以繼續修進來「避年」,他寄語同學如有讀書興趣,經濟又許可,進修當然好,否則以「延遲畢業」的心態進修,「求職問題永遠存在。」進修亦需考慮有否交流、實習的機會,對行業掌握有否幫助,能否加強社交網絡,為未來鋪路。


履歷表及面試時,凸顯自己在實習、兼職及參與課外組織的經驗。

(本文摘自星島日報)
Posted on 17 Feb 2009.

Tag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