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過去一年受社會事件及疫情衝擊,港大醫學院精神醫學系調查發現,逾三分一受訪者同時有抑鬱及創傷後壓力症症狀,情況令人憂慮。有提供免費綫上綫下輔導的機構,近月服務需求增加一倍;有青年服務平台亦於上月文憑試放榜,接獲求助個案比平時多百宗。為助港人提升心理質素,有社企積極推廣心理學,冀將知識普及化。惟輔導人員暫未有官方認證制度,業界期望能盡早設立。今期《JobMarket》專訪各個提供精神健康支援及心理輔導服務單位,探討本港對心理輔導服務的需求及從業員的就業情況。
鑑於香港目前情況,愈來愈多人坦承自己感到有壓力及精神健康狀況改變。精神健康慈善機構Mind Hong Kong(下稱Mind HK)自發進行網上問卷調查,發現近半受訪者感到孤獨,因而令精神健康惡化;兩成正受精神困擾的受訪者更指在疫情下,安全隱憂成為尋求支援的一大阻礙,難以獲得相關資源和援助。
該機構亦於今年5月委託香港民意研究所電話訪問逾一千名受訪者,了解在1月至5月的疫情發展對港人精神健康的影響。結果顯示,百分之四十三受訪者表示,其精神健康狀況在疫情期間轉差。
提供免費支援 辦網上培訓課程
鑑於社會在疫情期間對精神健康資訊的需求有上升趨勢,Mind HK推出一系列精神健康援助計畫及支援項目。其代表指,透過與本地公營及私營醫療機構的合資格臨牀醫生合作,為那些因疫情受精神困擾,特別是低收入、正接受隔離或住院人士,提供短期及專業精神健康援助,如一至三節個人免費網上支援,紓緩壓力。
代表續稱,該機構網站瀏覽量在今年2月至7月期間倍增,「在3月起,我們已為逾一千二百人提供『在疫情期間管理精神健康』網上培訓課程,目前仍不斷接獲相關查詢。」另外,該機構亦推出「Help Me虛擬小助手」,並於8月中旬開始試行,透過人工智能二十四小時提供中英雙語的精神健康及抗疫援助資訊。
代表坦言,雖然目前難以估計疫情下相關服務的長遠需要,「但我們相信本地對輔導服務的需求仍會持續上升,香港亦需要更多輔導服務及平台協助支援。」
持續接見新個案 招聘具經驗本科生
提供全面精神科評估和心理輔導服務的私人機構香港心理輔導中心,其創辦人、資深心理輔導員黃永耀坦言,近年社會對心理輔導的接受程度提高,「有需要人士不會諱疾忌醫,更主動尋求心理輔導服務,令行業的認受性相應增加。」他續稱,中心在這半年心理輔導服務的需求雖未有大幅增加,但仍有接見新個案。
他表示,該中心一般處理個人、家庭或婚姻出現問題的個案,整體約有五成個案受社會事件或疫情令家庭收入減少影響。「在我負責的個案中,單純因社會事件或經濟狀況需要輔導的約有十宗。」他又指,該中心於去年底已開始提供網上輔導服務,「惟只有約百分之十的舊個案願意使用該服務,他們更反映綫上面談私隱度不高,寧可回中心進行輔導。」
黃永耀表示,該中心現有八名負責為個案進行輔導的心理輔導員,另有臨牀心理學家及精神科專科醫生顧問各一名,主要撰寫學校或法庭精神報告。經濟下行曾令中心生意額下跌近九成,「症狀相對輕微的個案都停止輔導。」最近該中心業務回復約百分之五十,主要是一些需要較長時間輔導如半年至一年的個案,仍會到中心進行三至四節面談,「但中心也只能協助他們處理較表面的情況。」
他續稱,未來社會對心理輔導服務的需求仍會相當大,該中心長期開放招聘心理輔導員、臨牀心理學家和輔導心理學家,以填補轉職及離職員工的崗位。「我們每月都收到一至兩個申請,但我們希望聘用具工作及人生經驗、修讀輔導或心理學的本科生,這增加了中心招聘的困難。」
服務需求增一倍 製短片加強輔導成效
東華三院「Radio-I-Care友心情網上電台」與香港大學合辦「心聆嚮導」計畫,提供免費的綫上綫下輔導服務。東華三院樂情軒精神健康教育及推廣中心社工余善慧表示,輔導服務需求於6月增加一倍。「我們發現有個案因疫情產生情緒問題,或因長時間逗留在家與家人出現矛盾,甚至對失業及經濟狀況感到困擾。」她指,因疫情要轉變面對面輔導方式,「我們嘗試以電話進行輔導,亦計畫透過視訊形式向參與者提供服務。」
她續指,該計畫主要為輕度及中度個案,提供三至四節短期免費輔導服務,「有需要人士可透過電郵、社交平台及通訊軟件申請,社工會初步評估情緒問題及程度,與輔導員的專業進行配對及商討輔導方案。」若經評估後發現參與者為高度或嚴重個案,社工會將之轉介至提供長期輔導服務的單位跟進。現時該計畫團隊有四名社工、五名活動幹事,以及兩至三名康復者擔任朋輩工作員,負責宣傳推廣及義工工作。
由五年前開始參與計畫及提供服務的香港大學社會科學院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副教授黃蔚澄指,現時約有七十名輔導員提供輔導服務,「我們最初招募了五十多名輔導系碩士畢業生擔任輔導員,隨着服務需求增加再招募二十多名。」他認為,未來心理輔導服務仍會有需求,更稱綫上輔導服務將會增加。「自去年10月起,不少機構均嘗試提供網上輔導,為有需要人士提供多個服務途徑。」
精神健康教育及推廣中心主任饒文傑則指,開辦計畫的「Radio-I-Care友心情網上電台」十年間已製作逾四百三十個節目,包括醫學資訊、康復者分享心路歷程、臨牀心理學家講解正向心理學,並提供處理精神困擾的減壓方法,以及社區實驗等。「我們曾在節目留言收到個案求助,會轉介他們參與『心聆嚮導』計畫,希望能及早介入及提供預防方式。」他希望未來製作更多相關短片,提高社會及公眾對精神健康的關注及覺察,「亦盼望能協助求助者進行綫下練習,令輔導效果相得益彰。」
網上外展社工 須了解網絡生態
社交媒體成為年輕人接受資訊的重要媒介,社福界近年開拓網上青年外展服務,香港青年協會設立網上一站式平台「uTouch」,透過不同網絡平台連結網上青年,為他們提供綫上或綫下支援。該會青年工作幹事朱香雄表示,以往的外展社工大多在街頭及球場尋找「邊青」,「我們平台的社工團隊則透過網上媒介如WhatsApp、facebook、Instagram及討論區等主動接觸青年;亦在社交網站設有專頁及WhatsApp熱綫,讓有需要人士尋求支援。」
朱香雄指,服務對象多為中學至大專生,亦有剛完成學業並投身社會的青年。「他們的煩惱主要來自不太適應工作環境、不懂與同事相處,甚或不清楚工作是否適合自己。」社工會先了解青年的情緒困擾,並進行輔導,如有需要會開檔案作進一步跟進。他續稱,上月文憑試放榜,平台接獲的求助個案比平時增百多宗,「本會另有團隊專責升學規劃服務、提供升學資訊等,他們會轉介有情緒支援需要的個案給我們跟進。」
現時uTouch團隊有四至五名社工,朱香雄認為,從事網上外展的社工必須了解網絡生態,摒棄傳統思維,才可在服務期間得心應手。「現時社福界的網上青年外展服務只佔很小部分,相信有關需求仍有很大增長。」
社企計畫擴張 推廣心理學
大多香港人為生活奔波,也有不少人不知道自己在追求甚麼。陳健欣看到港人對心理服務需求殷切,於2018年創辦社企「樹洞香港」,希望將心理學知識普及化,讓港人心理質素得以提升。
他指,其公司提供數項產品與服務,包括開辦心理學課程,如靜觀工作坊傳授相關知識;與心理學專家進行個人諮詢及輔導心理服務,以及為商業公司、初創企業、高等教育及社福界等企業培訓。「現時我們的心理學課程及個人諮詢佔業務比例各四成,企業培訓則佔兩成。」
陳健欣坦言,本港心理學界目前把服務集中在治療階段,恍如只有患病才要尋求心理諮詢。「即使不是生病狀態,人們在日常生活都要擁有強健的心理質素。」他強調,不少港人自去年起產生絕望感,故他們很希望可以將「信念不死」的訊息予社會討論。
現時「樹洞香港」團隊共有三名全職成員,他表示未來有擴張計畫,不排除會增加人手。疫情雖拖慢了擴張進度,但他及其公司長遠目標沒有改變,「我們希望成為運用心理學知識幫人實踐願景的龍頭公司,以及港人值得信賴的心理學品牌。」
輔導員欠發牌制度 畢業生薪酬「海鮮價」
有業界指,政府多年來都未有為輔導人員設立發牌及官方認證制度。亞洲專業輔導及心理協會主席余鎮洋不諱言,一直以來為此積極爭取,盼政府盡早設立。他坦言,近年有院校新開辦輔導及心理學的課程,「社會看到心理輔導人員的必要性,將來更需要專業輔導人員為有需要人士修復心靈。」
他表示,社工與輔導人員的工作不盡相同,「社工主要是應付危機處理,有需要時會尋求外界資源協助,故輔導只佔其中三分一的工作;輔導員偏向從內在的個人心理層面上,為服務者提供支援,他們可以跟進沒那麼危急的個案,例如患有焦慮症的小朋友。」
他直言,畢業生薪酬屬「海鮮價」,「學校輔導員月薪約一萬三千至一萬五千元,有校長肯定輔導員角色則可給予月薪一萬八千至二萬元。」惟工作前景不穩定,從業員大多工作三至四年便轉行,包括修讀社工碩士或PGDE(學位教師教育文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