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為慈善機構籌募善款 亦可建立個人事業
香港人善心澎湃,值得自豪。根據慈善援助基金會(Charities Aid Foundation)一年一度公布的最新世界援助指數(World Giving Index),香港去年在全球一百四十五個受訪國家和地區中,排名第二十六,整體成績不錯。此排名榜乃由三個指數組合而成,分別是慈善捐款、參與義工服務,以及願意幫助陌生人的程度。香港以慷慨捐款聞名於世,全球排名高達第十一;願意為陌生人的情況中規中矩,排名為第四十三名,屬中上層次;但以繁忙見稱的港人,多不肯花時間從事義工服務,排名只有第九十,僅勝葡萄牙、科威特等國。由此可見,港人普遍不吝嗇於為慈善機構和有需要人士提供善款;但對大眾而言,時間的價值尤重於金錢,令不少慈善組織難以招募足夠義工,以加強籌款工作。所以一些能協助進行慈善募捐活動的公司,應運而生;香港籌款顧問有限公司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於2007成立的香港籌款顧問有限公司(HKFRC),目前聘用約六、七十名僱員,其中超過五十人為負責前綫籌募工作,大多是二十至二十五歲的年輕人。該公
司現時為多間慈善機構服務,包括無國界醫生、國際小母牛香港分會、大自然保護協會、國際緊急救援機構等,推行街頭月捐會員招募計畫,擔當籌款顧問、策劃及管理的角色,包括招聘、培訓及督導籌募大使,並提供籌款及推廣的配套。為使其前綫工作達至專業水平及績效目標,今年HKFRC與顯慧國際專業培訓發展顧問有限公司(DITDC)合作,除了舉辦為其三年的「社會服務及管理高級文憑」課程外,而 HKFRC 的在職培訓更是由 DITDC 的國際專業評審師策劃,以提升員工之專業水平。而各籌募隊伍在招募月捐會員的同時,亦會向大眾推廣慈善機構的工作及服務,以起宣傳及大眾教育之效。
香港籌款顧問有限公司籌募主管梁神賜表示:「一般慈善組織只能利用員工和義工籌募經費,但往往礙於人手不足,而且知識層面未夠專業,令這些機構管理層最感頭痛。我們則可提供人手和培訓,帶來可靠、可持續及穩定的善款收入,令他們專注於推行各類服務。」這種籌款模式始於1995年,由綠色和平先在歐洲推出;到1998年則開始應用於香港市場。
助人助己 一舉兩得
於2008年加入公司的梁神賜,原任職餐飲服務業;但由於他當時要兼顧日間工作和晚上進修,難以應付,所以便另覓事業發展的機會。「在香港籌款顧問有限公司工作,時間具彈性,每星期可在周三和周日放假,還可跟團隊商討作自由調配,有利自己上課的學習進度。」
梁神賜未入職前亦對這種營運模式所知不詳,少時只曾參與賣旗義工。不過經過適應階段後,他覺得這份工作甚具使命感。「我們既能為慈善機構提供協助,自己亦可賺取收入和開展事業,一舉兩得。」梁在公司工作八年,曾獲六次晉升機會,由初階的籌募大使和高級籌募大使,到籌募組長、高級籌募組長,以至副主管。目前他任職主管,負責管理一支八至十人的團隊。
他記得初任籌募大使時,在第二天於荃灣街頭工作之際,遇上一名年約三十多歲的男士,正在等候朋友。梁膽粗粗主動上前,介紹當時負責之慈善團體的背景和工作。雖然他經驗不足,解說得不夠流利,不過仍能成功完成籌募,令他感到十分滿足,對未來的發展大感信心。「八年前的事,至今還是歷歷在目。其實在這個行業工作,難免要面對受人拒絕的經歷;不過我們要多記得成功個案,便可以保持工作動力。」
加強技巧 無懼困難
梁神賜還有一道個人心得,就是堅持不用官方台詞,反而自己親自撰寫溝通字句。「死記指定對白,往往流於表面,缺乏感情;用上自編語言,投入感較高,能說服他人的機會亦會較大。」
公司十分重視培訓。每一位新同事都要參加為期一日半的入職培訓,重點放在基本的銷售和溝通能力,以至認識相關的慈善機構的工作和理念。「之後,同事每個月亦要參與各式在職培訓,以強化心理質素和提升技巧。這些培訓環節的形式十分多元化,例如曾邀請昔日單車選手洪松蔭,分享不畏跌倒,奮勇向前的故事;亦有一起觀看勵志電影《面對巨人》,以振奮人心,讓同事無懼失敗。」
於2007成立的香港籌款顧問有限公司(HKFRC),目前聘用約六、七十名僱員,其中超過五十人為負責前綫籌募工作,大多是二十至二十五歲的年輕人。該公
司現時為多間慈善機構服務,包括無國界醫生、國際小母牛香港分會、大自然保護協會、國際緊急救援機構等,推行街頭月捐會員招募計畫,擔當籌款顧問、策劃及管理的角色,包括招聘、培訓及督導籌募大使,並提供籌款及推廣的配套。為使其前綫工作達至專業水平及績效目標,今年HKFRC與顯慧國際專業培訓發展顧問有限公司(DITDC)合作,除了舉辦為其三年的「社會服務及管理高級文憑」課程外,而 HKFRC 的在職培訓更是由 DITDC 的國際專業評審師策劃,以提升員工之專業水平。而各籌募隊伍在招募月捐會員的同時,亦會向大眾推廣慈善機構的工作及服務,以起宣傳及大眾教育之效。
香港籌款顧問有限公司籌募主管梁神賜表示:「一般慈善組織只能利用員工和義工籌募經費,但往往礙於人手不足,而且知識層面未夠專業,令這些機構管理層最感頭痛。我們則可提供人手和培訓,帶來可靠、可持續及穩定的善款收入,令他們專注於推行各類服務。」這種籌款模式始於1995年,由綠色和平先在歐洲推出;到1998年則開始應用於香港市場。
助人助己 一舉兩得
於2008年加入公司的梁神賜,原任職餐飲服務業;但由於他當時要兼顧日間工作和晚上進修,難以應付,所以便另覓事業發展的機會。「在香港籌款顧問有限公司工作,時間具彈性,每星期可在周三和周日放假,還可跟團隊商討作自由調配,有利自己上課的學習進度。」
梁神賜未入職前亦對這種營運模式所知不詳,少時只曾參與賣旗義工。不過經過適應階段後,他覺得這份工作甚具使命感。「我們既能為慈善機構提供協助,自己亦可賺取收入和開展事業,一舉兩得。」梁在公司工作八年,曾獲六次晉升機會,由初階的籌募大使和高級籌募大使,到籌募組長、高級籌募組長,以至副主管。目前他任職主管,負責管理一支八至十人的團隊。
他記得初任籌募大使時,在第二天於荃灣街頭工作之際,遇上一名年約三十多歲的男士,正在等候朋友。梁膽粗粗主動上前,介紹當時負責之慈善團體的背景和工作。雖然他經驗不足,解說得不夠流利,不過仍能成功完成籌募,令他感到十分滿足,對未來的發展大感信心。「八年前的事,至今還是歷歷在目。其實在這個行業工作,難免要面對受人拒絕的經歷;不過我們要多記得成功個案,便可以保持工作動力。」
加強技巧 無懼困難
梁神賜還有一道個人心得,就是堅持不用官方台詞,反而自己親自撰寫溝通字句。「死記指定對白,往往流於表面,缺乏感情;用上自編語言,投入感較高,能說服他人的機會亦會較大。」
公司十分重視培訓。每一位新同事都要參加為期一日半的入職培訓,重點放在基本的銷售和溝通能力,以至認識相關的慈善機構的工作和理念。「之後,同事每個月亦要參與各式在職培訓,以強化心理質素和提升技巧。這些培訓環節的形式十分多元化,例如曾邀請昔日單車選手洪松蔭,分享不畏跌倒,奮勇向前的故事;亦有一起觀看勵志電影《面對巨人》,以振奮人心,讓同事無懼失敗。」
Posted on 29 Jul 2016.
Tag cloud:
梁神賜 - 香港籌款顧問有限公司籌募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