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日本人叫朋友做「友達」。其實,在性格含蓄的日本眼中,朋友都有很多種。
第一類是「知り合い」或者「知人」,意思是關係比較淺薄的點頭之交,又或有着某種關係,但沒有到「朋友」地步的人,例如初見面的人、不相熟的同事、同學或鄰居等。憑漢字去理解,就是「知道」的人,知道對方大概資料的人。真的要比較,「知り合い」比「知人」在關係上深一丁點。
當大家真正成為朋友,就叫「友達」。「友」指朋友,「達」是複數的接尾語,有如中文的「們」。意思語重心長,所謂朋友,就是眾數,並不是一個人的事,要考慮對方和關係。跟「友達」意思相同的書面語是「友人」,多數出現在較為正式的言談跟文件當中。
日文中也有「豬朋狗友」,正面地說,與你一起玩樂的朋友叫「遊び友達」,一起喝酒的朋友叫「飲み友達」。而相對負面的,有「上っ面の遊び友達」,「上っ面」是淺的意思。更負面的,有「惡友」,就是壞朋友。有「惡友」,自然有反義詞「良友」(對你有益的朋友)。
比「友達」的關係更密切的,日文跟中文一樣叫「知己」。但不常用於口語中。另一些說法也有「親友」、「心友」或「真友」。從漢字理解,感覺到那份關係上的真摯、親密和心對心。另一種對朋友的「重視」說法叫「畏友」,表示對朋友的尊敬。可見日本人對朋友的重視程度。
至於由小識到大的兒時朋友叫「幼馴染」或「竹馬の友」。「馴染」的意思是熟識度。「幼馴染」跟中文的「青梅竹馬」不盡相同,是超越男女性別的,總之是幼時認識的所有朋友。
另外,好朋友也叫「仲良し」。「仲」指「人與人之間」的意思。另一個字叫「仲間」,即群體關係,可以譯作「一起做一些事的夥伴」,例如在學校裏參與同一課外活動的人。「仲間意識」就是指作為一群有共同利益、共同進退的團結意識。
日本人團結意識很強,對關係理解很深。難怪他們會用「絆」這個字去形容「關係」,意思指人與人連在一起,切不斷,分不開。
撰文:伍詠光
心理、婚姻及家庭治療師,前突破輔導中心總監。著有《愛,要勇敢》、《工,唔係咁打》、《勇敢做自己》、《現實,我受夠了》以及《嘴巴失控了》、《邊個想返工》(合著)
電郵地址:[email protected]
